2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停牌三月的宇華教育復牌交易,首日股價漲幅一度超過37%,最終報收1.31港元/股。
同時公布的還有2022財年年報,報告期內宇華教育營收同比增長5.39%至23.8億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純利同比增長36.53%至11.26億元,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行業環境劇變之后,多數民辦教育企業至今仍掙扎在轉型中。宇華教育旗下幼兒園及K9學校占學??偭康谋壤哌_67%,卻實現業績利潤雙雙逆勢上漲,原因為何?
【資料圖】
逆勢增長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宇華教育實現營收23.8億元,同比增長5.39%。其中,來自高中的收入為2.28億元,來自大學的收入為21.52億元。年內利潤為11.35億元,同比增長33.1%。對于收入增加的原因,宇華教育稱主要是由于多所學校的招生人數及學費有所增加。
目前,宇華教育旗下共擁有9所學校,包括4所大學和5所高中。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旗下尚且擁有27所學校,包括4所大學、5所高中、7所初中、6所小學以及5所幼兒園。2021年9月1日,《民促法實施條例》正式生效,禁止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兼并收購、合約安排等方式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實施學前教育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并禁止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與利益關聯方進行交易。合規風險下,宇華教育不得不采取措施優化經營結構,將幼兒園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納入終止經營業務中。
但從業績來看,與許多至今仍掙扎在轉型中的民辦教育企業不同,宇華教育旗下的高中和大學業績相當穩定,已經帶領公司走出了“泥潭”。盡管去年下半年疫情反復,但學費往往在學年開始之初就收取,所以疫情對公司的業績影響也不大。宇華教育交出的2022財年成績單亮眼,可以說已經在轉型漩渦中穩住了自身。
資本市場上,宇華教育的表現也受到了認可。復盤交易的第一天,宇華教育股價高開,盤中一度漲逾37%,最終報收1.31港元/股,漲幅達18.02%。不過,當天公司股票的成交量為2.65億股,成交額3.68億港元,換手率為7.37%,都遠遠超出了日常數值。頻繁的交易似乎表明,即便業績樂觀,市場對宇華教育依然心存疑慮。
壓力仍存
不可忽視的是,宇華教育的利潤數據并非完美。2022財年公司的所得稅前利潤為11.26億元同比下降34.09%。毛利同比減少6.56%至14.19億元。毛利率也從2021財年的67.2%下降至59.6%。
這和成本的上升不無關聯,截至2022年8月31日,宇華教育的收入成本為9.62億元,同比增加30%。關于毛利率下降,公司也提到是擴大在師資隊伍、校園擴建、課程開發、學生活動等方面的投資所致。
而未來,成本繼續上升似乎是必然的。財報中,宇華教育表示,計劃將K12學校轉型為高等職業學院,加大對現有大學開展職業本科教育的投入等。日后發展重點為不斷完善教育基礎設施,開設新校區,大幅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
“頻繁融資+并購成熟標的”是宇華教育習慣的擴張模式。上市兩年之內,宇華教育就通過多種方式籌集資金超過55億港元,這些錢基本都用于并購??雌饋恚@樣的模式也即將被套用在職業教育身上,財報指出,宇華教育將持續尋找增長潛力大的高等教育領域擴張,并將重點放在擴張后的整合,以最大化增加股東價值。職業教育,尤其是高職院校是重資產領域,前期必然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
然而,公司眼下還面臨著一定的短期償債壓力。截至2022年8月31日,宇華教育的應計費用及其他應付款項為10.78億元,合約負債為14.71億元,借款為2.1億元,流動比率為0.95,處于偏低的狀態。
而且,因為頻繁并購,公司曾在2019年發行20.88億港元可換股債券。今年1月30日,公司自債券持有人按比例強贖5億港元,余下未償還本金總額還有9.74億港元。近日,宇華教育修訂了可換股債券的條款和條件,根據最新條款,公司股份的換股價由每股6.68港元變為每股1.65港元,幾乎打了“骨折價”。如果公司無法按時履行財務義務,則會帶來攤薄的風險,造成減損。
不過,截至2022年8月31日,宇華教育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還有42.41億元,充足的現金流為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底氣。有分析認為,宇華教育能復牌,意味著可轉債償還風險能夠解決。華泰證券在點評宇華教育2022財年業績時也提到,公司可轉債償還風險暫時解除,待營利性登記落地和可轉債償還完畢后,公司有望恢復分紅。但在還清可轉債之前,公司能否在轉型職業教育的過程中穩住現金流,還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重劃競爭格局?
成實外教育、楓葉教育、天立國際和宇華教育,曾被稱為民辦教育的“四朵金花”,受到資方的青睞。但在行業環境劇變后,“四朵金花”卻開向了不同的方向。
成實外教育在高中之外,瞄準“輕資產”運營,向學校輸出運營管理等服務取得收入。2022財年,轉型初見成效,公司收益同比增長14.1%至4.83億元,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凈溢利為389.1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楓葉教育則陷入了并購的“后遺癥”,財務問題密集爆發,缺少資金成為最大的問題。從2021財年年報透露出的信息看,楓葉教育計劃擴展國際教育業務,餐飲和職業裝品牌等。但多元的轉型方向似乎未能奏效,由于延期刊發中期業績,公司至今還處于停牌的狀態。
天立國際的轉型方向同樣較為多元,除了營利性高中,新增綜合教育服務、餐廳營運、游學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等板塊。2022財年,這些板塊的收入均取得了同比翻番的成績,其中餐廳運營收益同比增加114%至4.3億元,為總收益貢獻了49%,轉型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比較而言,宇華教育的轉型方向比較單一,專注于一線學校運營。未來,公司計劃將現有K12學校轉型為高等職業學院,并加大對現有大學開展職業本科教育投入。在現有學校基礎上發展比直接收購職教標的的成本更低,這或許也是宇華教育考慮到債務情況而做出的性價比選擇。
當前,職業教育是國家和政府鼓勵的方向。2022年年底,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制定支持職業教育的相關制度環境和生態,并在組織實施層面強化政策扶持。
對此,國盛證券分析稱鼓勵政策持續推進,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中信證券也認為,《意見》的發布有望進一步強化市場對于職業教育板塊的投資信心,板塊估值有望繼續迎來修復,長期看好職業教育發展,建議積極布局。
目前看來,宇華教育是轉型過程中面臨沖擊較小的一方。但公司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大規模融資并購仍然是未知因素,考慮到現金流問題,宇華教育發展的每一步或許都需要更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