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金(右三)為上海市浙江商會2023年度輪值會長、騰達建設集團名譽董事長葉林富(左二)授旗。
【資料圖】
3月18日,第六屆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上海市浙江商會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南存輝、王均金、郭廣昌、王堅、江南春等逾千位浙商、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堅守”“聚力”“生長”三大關鍵詞,探討新形勢下浙商應當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又該如何在困局中突圍?
會上,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再次當選為上海市浙江商會掌門人。
“四千”精神、“地瓜經濟”浙商熱詞或是中國經濟突圍路徑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周其仁談到,早在2017年,他在經濟調查中就發現,越南、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都在學習中國經驗,走改革開放之路,追兵在后,標兵在前,“中國成本優勢漸失,獨到性優勢尚弱,經濟就像是被夾在了中間,這是一個困局。”作為中國經濟的研究者,他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突圍之道。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周其仁
周其仁特別說起,上世紀,有位溫州朋友給他上了一課,“那位朋友說,你們到溫州,看到的只是一個‘溫州經濟’,但走出去的溫州人在溫州之外還創造了兩個‘溫州經濟’,分別散落在國內和國境線外。”周其仁表示,在走過美的、申洲國際、巨石等企業在越南、柬埔寨、埃及所設工廠后,他想,或許“三個溫州”的思路就是突圍之道。而“三個溫州”的原理就是“地瓜經濟”,是浙商的“四千”精神。
“當今世界,布局至關重要,我們無法預知‘黑天鵝’會從哪里飛出來,跨度較大的布局在高度不確定的未來或許是救命稻草,也可能是全新機遇。”周其仁說。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對此表示認同,在他看來,走到今天,中國經濟已經非常內卷了,如果大家想有創新,想要再去發展的話,不妨到全世界再去走一走,但他特別談到:“不僅僅是東南亞,我們尤其應該去看看美國、看看歐洲在做什么。我們必須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心,要去了解低成本的區域,更要去知道最高新的科技在哪里,我們必須走向全球。”他也以復星集團為例,談到企業堅守中國,要植根中國、植根浙江、植根上海,但必須具備全球眼光、全球能力,“這才是我們未來的生存之道。”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
“我們浙商要凝心聚力,放眼全球,在本土區域全球化向全球區域本土化的過程中,緊緊抓住‘雙循環’戰略機遇,把‘跳出浙江、發展浙江’與內外拓展結合起來,在促進區域協調共贏發展中搶抓商機,在全球產能合作與資源配置中創造新的價值。”浙商總會會長、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
浙商總會會長、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ChatGPT概念火熱
帶來哪些創新啟示?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與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路斯特集團CEO馮擎峰不約而同談到最近大熱的ChatGPT。
“最近,大家都在談從0到1的創新,但從0到1已經極其幸運,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都在找‘0’,找這個起點。”王堅談到,實際上,人類時至今日只完成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轉換,這一飛躍源于電力,“在數字經濟時代,一個新的力量出現了,即‘算力’。如果說電重塑了過去100年的經濟形態,那么算力將帶來下一個百年的經濟形態。”這其中,有廣闊的創新空間。
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
王堅以ChatGPT為例,“大家知道ChatGPT背后的公司是Open AI,但大家可能不熟悉,這家公司最主要的四個人中,兩個人是企業家,兩個人是科學家。”王堅從這一組合延伸開去,談到如今被高頻提及的企業家精神與科學家精神,“創新需要企業家精神與科學家精神的融合,現在是考慮創新最好的時代。”此外,王堅也談到,Open AI與微軟的良好互動合作,也啟示我們創新需要小企業與大企業的高度融合。
馮擎峰也以ChatGPT切入,談到智能化的爆發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實上,人工智能從1956年至今已經過60余年的發展,“汽車也是一樣。一百多年的汽車行業,已經在我們所生活的年代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在馮擎峰看來,電動化只是汽車行業變革的序章,智能化才是主題。
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路斯特集團CEO馮擎峰
“如果說,從前,汽車公司10000人的研發團隊,有8000人屬于硬件團隊,2000人屬于軟件團隊,那么現在,形勢發生了變化。軟、硬件團隊的研發力量基本呈現‘五五開’的局勢。”馮擎峰說起,ChatGPT從能夠對話、寫詩,到考過教師資格證,再到能夠識別圖片、看圖說話,雖然只用了短短半年,智能化的革命是極其迅速的,汽車行業也是一樣,“只有永不設限,才能重構人車關系,車才能夠更懂人。”
從財務、業務到身體
“健康”至關重要
“以前我們都說,要‘買買買’,要去占領新的領域,但站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大家首先要知道,該怎么活下去。疫情告訴我們所有人一個道理——健康最可貴。”在郭廣昌看來,企業在下一步發展時,該首先關注自身的“健康”,包括財務和業務上的健康。
郭廣昌上午剛從亞布力趕回上海,他談起,在亞布力論壇上,德龍集團董事長丁立國提起復星集團轉讓南鋼股份事宜,“頂”了他的“痛處”,“但我首先要重申一個觀點,能賣得掉的公司其實都是好公司,只有賣不掉的才是壞公司。”復星出售南鋼,并不是因為南鋼的發展有任何問題,“恰恰相反的是,在控股南鋼的20年里,南鋼從年產300萬噸的鋼廠,發展成為千萬噸級的全國精品特鋼生產基地。2022年,南鋼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84億元,在500萬噸以上鋼企排名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第一,全員勞動生產率第一,人均利稅第二,人均利潤第三。如果你真的認認真真把一個企業做好,在任何時候,它都是有價值的。”
而除了企業健康,郭廣昌特別談到,浙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至關重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均瑤大哥(均瑤集團創始人王均瑤)的英年早逝至今依然是所有浙商心中巨大的遺憾,我也很懷念鄭永剛大哥。我們在座很多人都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每個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他表示,“這三年,非常不容易,現在‘春暖花開’了,大家一定要記住,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
“堅守,不一定成功,但不堅守,一定是不成功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堅守。努力,不一定有最好的結果,但不努力,一定沒有好結果。所以,我們還是要努力。有信心,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信心都沒有,一定不成功。所以,我們還是要有信心。”郭廣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