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增超160萬投資者,已經很久沒見到了。
3月17日,中國結算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新增投資者數量為167.68萬,環比增加98.48%。這是新增投資者數量在時隔4個月之后再次突破百萬,也是新增投資者數量在近一年來的高點(僅次于去年3月份的230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于如此亮眼的數據,北方某券商人士認為,可能與1月行情的滯后效應有關。1月市場表現較好,進而推動了投資者漸漸入市,而這一數據在2月份表現出來了。如果市場繼續向好,3月份的數據大概率也不會差。
展望后市,不少券商繼續看好。中信證券稱,增量資金或會在3月份集中入市。瑞銀證券稱,A股今年會有所修復,短期市場的盤整會給到投資者非常好的布局機會。
新增投資者數量創近一年新高
記者注意到,上一次,市場單月新增投資者破百萬,還是2022年9月份,市場單月新增投資者數量為103.05萬。之后,便是長達4個月的低迷期。中國結算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份至2023年1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數量出現了連續4個月未超過百萬的情況,分別為80.29萬、97.32萬、71.24萬、84.48萬。
與此同時,拉長時間來看,單月新增約168萬投資者,已經是近一年以來的高點了。歷史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也只有2022年3月份的數據高于目前。
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2月份新增投資者數量的大增,可能與行情的滯后效應有關。整體來看,雖然2月份的市場表現并不理想,除上證綜指漲0.74%外,其余主要指數均收跌。但是1月份市場表現好,1月上證綜指漲5.39%,科創50指數漲5.67%,深證成指漲8.94%,創業板指漲9.97%。1月份市場好之后,引發了投資者的入市效應,進而在2月份的數據上表現出來了。
“主要是季節性的因素。每年年初的3個月,是各家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機構搶占開門紅的時間階段,1月份是春節,2月份應該是開門紅沖業績沖得最猛的時候。所以一般而言,2月或者3月,是新增投資者數量相對比較集中的月份。另外也有行情因素。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市場有一波反彈,確實也把投資者的熱情給帶動起來了,所以爭相入市”,海能投顧首席投資顧問徐習瑤向記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新增投資者數據表現較好,如果市場有所好轉,3月份的數據應該也不會太差。回顧過去幾年,每年的3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數量都是一個階段性的高點。2022年3月是過去一年以來的高點。2021年3月,市場新增投資者247.74萬,是過去5年的高點。2020年3月,市場新增投資者189.12萬,是過去3年的次高點。2019年3月、2018年3月均為過去一年的高點。此外,2017年、2016年也符合這一情況。
券商看好后市表現
展望后市,不少券商持積極的態度。
中信證券《行情接力賽》春季策略會觀點認為,2023年全球風險或將迎來“大緩和”,目前A股的估值仍有修復空間,機構重倉股估值也不高,預計A股將迎來“轉折之年”。
中信證券表示,展望3月和二季度,預計兩會后增量資金將逐步形成共識并集中入場。一方面,年初以來市場依次經歷外資回補和內資接力,后續主旋律是增量資金入場。隨著市場在兩會前后對政策和經濟的中期趨勢形成更一致共識,預計增量資金或將在3月集中增配A股。另一方面,大小風格分化程度已經達到階段性高位,中大盤成長成為新洼地。今年以來市值下沉成為一個持續占優的風格趨勢,隨著存量調倉結束,增量資金的流入預計會逐步填平中大盤成長的相對估值洼地。
3月7日,瑞銀證券舉行了“兩會”專題媒體電話會。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對今年A股市場持樂觀態度。首先是盈利方面。通過GDP擬合非金融板塊的收入增速,包括PPI、CPI、利率等一系列的利潤率相關的指標,瑞銀認為2023年A股盈利增長能達到15%或者更高的水平。其次是估值方面。由于疫情影響,加上房地產下行,2022年估值有所調整,但今年這兩個因素都出現了明顯好轉,經濟復蘇,房地產企穩反彈,疊加政策層面的繼續寬松,今年估值層面會有一定的修復。
瑞銀證券表示,“15%的盈利增長,加上一部分的估值修復,可以帶來不錯的市場回報。這種短期市場的盤整會給到投資者非常好的布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