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億人民幣的“追債事件”正在把張蘭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媒體報道,近日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公布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張蘭與歐洲私募股權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以下簡稱CVC)的糾紛仍在繼續,張蘭總共欠對方1.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億元)及其利息。
實際上,張蘭與CVC的糾葛從俏江南上市前后就已經開始。截至目前,雙方的拉鋸戰已經持續了近十年。
(資料圖)
2014年4月,CVC宣布以3億美元獲得張蘭旗下的俏江南83%的股份。也是在這一年,張蘭的家族信托殼公司Success Elegant Trading Limited成立;并在此基礎上于2014年6月3日成立了離岸信托The Success Elegant Trust,受益人為她的兒子汪小菲及其子女,托管人為亞洲信托(Asia Trust Limited)。
通常認為,離岸信托的核心功能在于“風險隔離”四字。然而,張蘭此前設立的海外家族信托,在之后卻并沒有起到資產隔離的作用。
CVC收購俏江南股權后不久,張蘭和CVC之間便爆發了矛盾。CVC以涉嫌轉移公司資產為由,向香港法院申請凍結張蘭本人的資產;而張蘭則稱對方是誣陷,自己“被CVC算計”。雙方各執一詞,一度鬧到對簿公堂。
2022年11月,新加坡高等法院披露的裁判文書公布了張蘭的海外信托情況。裁判文書中公布了諸多能夠證實張蘭對信托資產的直接干預行為。
比如,嘉信銀行的內部郵件表明,2014年3月13日向瑞士信貸銀行的轉賬并非出于稅務規劃目的,而是為了保全個人資產。并且,在郵件中,張蘭聲稱自己為“信托資產的實際利益所有人”,并要求“被及時告知賬戶資產的變化"。
此外,裁判文書中還提到,在新加坡高級法院下發資產凍結令之前,張蘭急于轉移信托賬戶內的資產,判決書采用了“apparent unfettere doperation”一詞。
基于多項證據,新加坡高等法院的法官認定:張蘭是信托所在銀行賬戶資產的實際所有人,因此同意了原告也就是CVC提出的任命接管人的申請,這也就意味著本來起著資產隔離作用的離岸信托被擊穿。
直到近日,美國聯邦地區法院的一份判決書,使得張蘭與CVC持續近10年的糾葛再次引發關注。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的質疑,包括“家族信托是為避險而設”、“俏江南被收購前曾財務造假”等。
不過,在與鳳凰網《封面》欄目的對話中,張蘭對這些質疑一一進行了否認。
對于“家族信托是為避險而設”的質疑,張蘭否認了“規避風險”“轉移資產”等說法,她表示之所以設立家族信托,是為了品牌的傳承,要把企業代代相傳。
而對于“俏江南被收購前曾財務造假”的質疑,張蘭否認地也極為堅決,“(如果有人說中國貿易仲裁委認定我們造假),那可以公開。實際上(仲裁結果)是完全否定了我們在任何方面造假(的可能)。”
在鳳凰網《封面》的采訪中,張蘭一直強調自己是被資本算計了,稱CVC亞太區出了問題,幾乎血洗了每一個投資的亞洲企業。
張蘭在采訪中承認了家族信托被擊穿的現實,不過,是因為“當初設立信托的時候特別麻煩,要改簽字人,但銀行一拖就三個月。這個時候受益人想買一點什么東西,比如買一個房,銀行就說必須你來簽這個字。而當時自己也不懂這些專業的東西,就按照銀行的要求做了。”
張蘭還特別提到了自己在新加坡所雇傭的律師在家族信托擊穿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自己在香港已經打贏官司了,但是在新加坡,財務接管人是新加坡人,他一直在出具假證、偽證,想盡一切辦法找證據擊穿自己,最后這個律師的這封信很致命。
回應CVC追債9.8億:將再向法院上訴,已遞交材料
在直播中,張蘭再次回應了被CVC“追債”一事。張蘭表示,自己是被資本算計了,將會再次向法院上訴,繼續把官司打下去,證據準備得非常充足,目前已經遞交了材料。
“這7年下來,我感覺中國企業在國際上還是弱勢群體,尤其司法方面,新政方面,律師方面。我也希望未來中國的企業家能夠吸取我這個慘痛的教訓。”張蘭說到。
張蘭表示,自己跟CVC的這場博弈還沒完。“這只狼不會放過你的,你不還有一點骨頭渣子嗎?它也會到國內來吞噬你。我做好了準備,我問心無愧,我不會怕,有些人之所以怕是因為有虧心事。”張蘭說到。
張蘭認為,這么多年拼搏到現在,自己的前“九條命”已經沒了,但自己又準備好了“十條命”。因為60多年,自己問心無愧。有人說“往張蘭身上丟泥巴,張蘭會在上面種荷花,這個人越扒越偉大”。
CVC幾乎“血洗”了整個亞洲的企業
張蘭還提到了當年和CVC合作的緣由。張蘭透露,當年俏江南去香港上市,需要有基石投資人,當時投行也推薦了100多個基石投資人,其中就包括CVC。后來之所以選擇了CVC,是因為CVC比其他基石投資人更激進,他們親自到公司拜訪,打動了整個團隊。而且CVC是歐洲老牌私募基金,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