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頸椎按摩儀品牌SKG母公司未來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來穿戴”)更新了創業板IPO招股書。
資料顯示,未來穿戴是一家專注為個人與家庭提供智能可穿戴健康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SKG品牌可穿戴健康產品和便攜式健康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
2019-2022年,未來穿戴營業收入分別為7.92億元、9.91億元、10.6億元及9.05億元,同比分別為25.13%、6.98%、-14.6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3億元、1.43億元、1.32億元及1.19億元,同比分別為-32.71%、-8.26%、-9.28%。不難看出,2022年公司營收與利潤雙雙出現了下滑,凈利潤更是連續下降三年。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利潤連年下滑的情況下,未來穿戴依然大手筆分紅,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分別現金分紅1.55億元、1.6億元、5000萬元,共計3.65億元。其中,2020年、2021年分紅金額皆超過各年度凈利潤。在首輪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未來穿戴說明其中原因,與公司的財務狀況、資金需求情況是否相匹配,是否存在體外資金循環的情形。
在2022年6月27日首次披露的招股書中,未來穿戴擬募資16億元,將分別用于未來健康數字化工廠建設、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及數字醫療平臺開發建設、終端體驗互動平臺與品牌建設、數字化IT系統建設、產品與工業設計中心等5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2億元,其中未來健康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鋪底流動資金1.11億元。
不過,在首輪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未來穿戴說明進行大額現金分紅同時募集資金擴產的合理性,募集資金中同時存在鋪底流動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募集資金規模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有意思的是,未來穿戴在問詢回復中表示,公司結合業務發展規劃、宏觀經濟形勢、市場動態情況等因素并經過審慎論證,決定終止“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而鋪底流動資金作為“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的必要構成項目,將調整為使用自有資金投入。
目前,未來穿戴的實際控制人為劉杰,其直接持有公司11.32%的股權,通過未來集團、小鵝湖、小鵝芭蕾間接持有公司65.92%的股權,合計持有公司77.23%的股權。此外,劉杰與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未來穿戴94.5%的股份。
除了大筆分紅歸入口袋中,實控人對自己的薪酬也是非常“大方”。2019-2021年,未來穿戴董監高和其他核心人員的稅前薪酬總額分別為442.73萬元、1085.11萬元、2403萬元,連年遞增。2021年,僅實際控制人劉杰就領走了近700萬元,而副總經理吳文新也有近600萬元。
對此,深交所要求未來穿戴結合倍輕松、科沃斯、石頭科技等同行業可比公司董事薪酬情況,說明公司董事薪酬水平的合理性。
2019-2022年上半年,未來穿戴銷售費用中的市場推廣及廣告宣傳費金額分別為5583.35萬元、1.65億元、1.61億元和4277.9萬元,三年半累計花費了4.24億元在市場推廣上,而三年半研發費用僅有1.8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