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憶山
經歷數十次掛牌后,5月26日,大悅城控股旗下公司又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名都地產100%股權,不過轉讓底價較2019年首次掛牌時的1.32億元,驟降至6423萬元,減少過半。
(相關資料圖)
再度轉讓,底價“腰斬”
北京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5月26日,大悅城控股旗下公司香港鵬源發展(越秀)有限公司再度轉讓北京名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而轉讓底價較2019年首次掛牌時的1.32億元,驟降至6423.096萬元,減少過半。
基金君綜合梳理公開報道信息,早在2019年8月,鵬源發展就首次掛牌轉讓名都地產100%股權,當時的轉讓底價為1.32億元,此后,該標的在同年9月和11月,以及2020年、2022年又經歷數次掛牌,今年也有多次掛牌記錄,累計已超過十次,且每次掛牌價格較上期都有所下降。
根據公告披露,名都地產成立于1993年9月,注冊資本100萬元,法人王麗莉,經營范圍包括建設、銷售、管理名都園別墅住宅。據了解,目前公司主要資產為名都園小區配套會所,位于名都園小區內部中心位置,系商業性質。
而事實上,早在2018年,大悅城控股便在資產重組時作出承諾,該公司未來不新增開發任何房地產項目,大悅城控股將在該公司現有項目全部銷售完畢后注銷該公司,或在重組完成后兩年內將該公司股權轉讓至中糧地產(或中糧地產下屬公司)或其他無關聯第三方。
業績方面,2022年該公司營收118.75萬元,凈虧損110.73萬元,公司資產總計1243.41萬元,總負債81.01萬元。截至今年4月30日,年內營收48.58萬元,凈虧損22.5萬元,資產總計1200.09萬元,總負債60.2萬元,公司總資產和負債較去年年底均有所下降。
此次最新掛牌的信息披露結束時間為6月8日。按照規定,至掛牌期滿,若只征集到一家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則采取協議方式成交;若征集到兩家及以上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則通過網絡競價多次報價的方式確定受讓方。
近年來業績下滑,原高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官網資料顯示,大悅城控股是中糧集團旗下唯一的地產投資和管理平臺。其前身是深圳寶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于2005年被中糧集團收購,目前為中糧集團唯一的地產業務平臺。公司旗下還擁有在港股上市的大悅城地產。
業務上,大悅城控股覆蓋商業、住宅、產業地產、酒店、寫字樓、長租公寓、物業服務等領域,布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西安等30余個一、二線核心城市,總資產超2100億元。
業績上,大悅城控股上市后一直較為平穩,早年在1999年出現1.16億元的凈虧損后,至2019年二十年間一直處于穩增長態勢。不過受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業績出現大幅下滑。2020年出現3.87億元的凈虧損,同比降幅118.88%;2021年扭虧為盈實現1.08億元的盈利后,2022年業績再次變臉,凈虧損28.83億元,同比大降2781%。
對于2023年經營計劃,大悅城控股在年報中指出,2023年公司將牢牢把握新發展格局對地產行業的新要求,以創造價值和利潤為首要目標,提周轉效率、穩投資布局、強產品服務,全力以赴扭虧增盈,堅決完成年度經營目標。持續深化改革發展,適配聚焦戰略,精簡組織機構設置;持續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人才質量,動態適配業務需求;堅持剛性考核、獎優罰劣的考核激勵機制,著力推動業績提升。
2023年年一季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0.85億元,同比降幅25.61%;實現凈利潤1.71元,同比增幅269.9%。
股價方面,截至5月26日上午收盤,大悅城每股報3.62元,近11個交易日跌超9%,最新市值155億元。
此外,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12日消息,中糧集團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業管理中心高級專家朱姝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紀委和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