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由于俄羅斯不斷向市場輸送大量廉價原油,破壞了沙特為提高能源價格所作的努力,兩國之間的關系正變得緊張。
知情人士稱,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事實上的領導者,沙特對俄羅斯表達了不滿,原因是后者并未完全履行其為應對西方制裁而減產的承諾。據悉,沙特官員已向俄羅斯高級官員抱怨,并要求他們遵守商定的減產協議。
歐佩克+是由歐佩克和俄羅斯等國家組成的聯盟,該聯盟去年10月宣布,為穩定國際油價,將從2022年11月至2023年底削減200萬桶/日的原油產能。今年4月,由沙特領銜的幾個主要歐佩克+生產國宣布,將于今年5月至12月期間合計再減產166萬桶/日。
俄羅斯今年2月宣布,計劃于3月將石油產量減少約50萬桶/日,約占其總產能的5%,并在今年剩余時間內維持限產,作為對西方制裁的回應。
俄羅斯未完全履行減產計劃
沙特本月開始減產,但國際能源署(IEA)本月發布報告稱,俄羅斯沒有完全履行其宣布的減產計劃,未能兌現減產50萬桶/日的承諾。
報告稱,俄羅斯原油和成品油出口繼續具有韌性,4月的出口觸及俄烏沖突升級以來最高的830萬桶/日。“根據我們的估計,莫斯科方面沒有完全兌現其宣布的50萬桶/日的減產規模。實際上俄羅斯可能正在提高產量,以彌補收入的損失。”
俄羅斯不斷向市場輸送大量石油,加劇了全球石油過剩狀況,對油價構成下行壓力。國際油價仍較4月初下跌了約10%,全球石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目前約為76美元/桶。
在對全球經濟放緩壓制能源需求的擔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歐佩克+將于6月4日(本周日)在維也納舉行第35屆部長級會議,決定今年下半年的生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