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個月,又一只上海金ETF宣告退場。
5月29日晚間,大成基金發布公告稱,截至5月29日,大成上海金ETF已經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將自5月30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并于5月30日起停牌直至終止上市。
(資料圖)
多次護盤終退場
作為“創新產品”上海金ETF的一員,大成上海金ETF于2022年3月18日成立,首募規模為2.12億元。其中,機構資金占據絕大部分比例。2022年3月22日數據顯示,僅浙商期貨、申萬宏源證券、招商期貨、東興證券等四家機構合計持有份額占比已近7成。
然而,發行期間頗受機構“青睞”的形勢卻并沒有換來資金的長久停留。基金上市后次日,基金份額便減少超過30%,此后陸續出現凈贖回。僅成立約半年后,該基金份額已不足2000萬份。
根據基金合同,若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基金將被清盤。但該產品曾多次在即將觸及清盤紅線時發力“護盤”。
Wind數據顯示,2022年10月25日,在離基金清盤截止日僅剩一周之際,該基金資產凈值突然站上5000萬元,并在26日獲得凈申購超200萬份。然而,在5000萬元線上僅逗留2天,基金便再度回落至清盤線以下。2022年12月29日,基金又一次接近50日清盤期限,相似場景再度上演,但僅3天,資產凈值又回歸到3000萬元左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解決了資產凈值問題后,基金持有人數不足問題又將該產品推向清盤的邊緣。今年2月10日,大成基金公告稱,若截至3月8日日終,大成上海金ETF份額持有人數量持續不滿200人,基金將被清盤。后續結果表明,該產品也順利渡過這一難關。此后,該基金3月中旬又一次發起護盤行動。
歷經四次“護盤”,該產品最終決定“放下執念”,在5月29日晚間公告清盤。
多只上海金ETF清盤在即?
從成立到清盤,大成上海金ETF僅存續約一年時間。然而,從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發布的公告來看,似乎有多只上海金ETF產品都面臨此種困境。即便在今年金價大漲的市場環境中,仍出現規模持續下降。
例如,南方基金5月29日晚間公告稱,截至5月26日,南方上海金ETF已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嘉實基金5月29日公告稱,截至5月25日,嘉實上海金ETF已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天弘基金5月22日公告稱,截至5月19日,天弘上海金ETF已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不滿200人。中銀上海金ETF、建信上海金ETF雖尚未發提示公告,但資產凈值也已在5000萬元以下徘徊較長時間。
此前,平安上海金ETF也在經歷一番護盤后,于3月30日終止上市。
根據天天基金網,大成上海金ETF終止上市后,市場上仍處于存續期的上海金ETF產品為8只(不含聯接基金)。除了富國上海金ETF、廣發上海金ETF外,其余6只基金均在清盤邊緣徘徊。
巧合的是,富國上海金ETF、廣發上海金ETF正是成立最早的兩只上海金ETF,分別成立于2020年7月6日和7月8日。有機構人士分析認為,上海金ETF產品尚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品種,投資者群體數量有限,因此先入局者往往能夠率先搶占市場,享受先發優勢,形成“馬太效應”。
此外,有相關公募人士表示,之所以在金價上漲風口也未能翻盤,主要是缺乏足夠客戶,金價漲得再好,進場的人少也難以扭轉局面。
華南一公募基金人士表示,ETF產品同類產品太多了,加上產品往往具有同質化屬性,正常情況下1-2家就夠了,“贏者通吃”。
景順長城基金ETF與創新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汪洋此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也曾表示,在ETF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同質化的環境下,唯有創新才能形成特色化優勢。盡量避開擁擠賽道,在熱門賽道上延伸,尋找空白點,率先布局特色化指數基金方是可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