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洲EMO、美國IMTS、日本JIMTOF齊名的四大國際機床名展之一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23)4月中旬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召開。多個頭部廠家相關負責人此前對財聯社記者透露,今年Q1下游訂單開始恢復性回升,預計下半年需求提升會更明顯。
(資料圖)
佳賀精機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下半年會有明顯的增長,相信制造業將慢慢恢復到疫情以前的水平。此外,武漢一家致力于工業軟件及柔性自動化智能制造技術改造的企業高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去年公司業績實現了30%左右的提升,今年有望翻番。
此外,純國產高端工業母機已應用于國產大飛機及運載火箭生產。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授獎揭曉。上海交大王宇晗團隊“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雙五軸鏡像銑削技術與裝備”項目獲技術發明獎特等獎。據介紹,王宇晗團隊研發的全球首臺立式雙五軸鏡像銑裝備,加工角度范圍較國際水平提高70%,滿足了新一代火箭整體箱底/大彎曲角度加工需求,且最薄壁厚僅為一張身份證的厚度,提高了火箭有效載荷。
二級市場表現看,中高檔數控系統龍頭華中數控自去年10月14日低點迄今股價累計最大漲幅達205%,年內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華中數控股價走勢周線圖
華創證券范益民4月11日研報表示,國內產業升級推動中高端機床需求,而核心部件亟待實現自主可控。來自航空航天等行業對中高端機床的需求或將進一步推動關鍵技術自主化和進口替代的步伐。
根據Gardner Intelligence及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數據,我國2020年機床消費額占比32%,2021年機床產值占比30%,均為世界第一。2022年我國數控機床整體受疫情影響較大,銷售額615.8億元,同降9.25%。
根據MIR統計數據,中國2001-2020年機床產量數控化率從6.85%提升到43.19%,提升明顯。但發達國家機床數控化率一般為80%以上,說明中國機床數控化率仍然較低,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中國制造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在十四五期間將達到50%。另外,中國中高端機床國產化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2018年統計顯示,高中低端機床國產化率分別為10%、65%、80%,以五軸機床為主的高端機床國產化率較低。
國泰君安徐喬威2月15日研報中表示,過去幾年中國機床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但整體競爭格局仍然較為分散。據MIR測算,中國機床行業在2020年CR10仍不足30%,2021年CR10不足40%,單一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足6%。過去以沈陽機床為代表的國有企業是機床行業的主導者。隨著機床技術和市場的不斷革新,以創世紀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后來居上。民營企業逐漸成為中國機床行業的領導者。
開源證券孟鵬飛5月11日研報中表示,目前,中國數控機床市場大致可以分為3個梯隊:(1)以DMG、山崎馬扎克、牧野等為代表國際性機床企業基本壟斷高端市場;
(2)以濟南二機床、上海機床、秦川機床、海天精工、紐威數控、科德數控、宇環數控等為代表的大型國有企業及部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民營企業,主要占據中端市場;(3)由眾多中小企業組成的低端市場。
此外孟鵬飛研報中指出,高端機床突圍路徑明晰,關注核心零部件環節,工業母機領域中,最核心的是數控系統,接下來依次是編碼器和光柵尺、滾柱絲杠、主軸、導軌、轉臺、數控刀具以及溫控設備等輔機。涉及上市公司包括海天精工、紐威數控、豪邁科技、日發精機、拓斯達、宇環數控、秦川機床、華中數控、科德數控、奧普光電、昊志機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