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米洛
減持比例達到5%還不停手,羅欣藥業控股股東羅欣控股套現時“慌不擇路”,遭到了交易所的監管。
6月5日,深交所向羅欣控股發出監管函。監管函顯示,5月18日至24日,羅欣控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羅欣藥業股份合計6225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72%。
(資料圖片)
交易完成后,羅欣控股對羅欣藥業的持股比例從31.23%降低至25.51%。
按照相關規則,控股股東減持股份比例超過5%,應當停止賣出,并對外披露。顯然,羅欣控股并沒有這么做。
對此,深交所在監管函中表示,上述行為違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 年修訂)》第 1.4 條、第 3.4.2 條的規定。請公司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結合股價表現來看,羅欣控股5月份的減持頗為著急。
其在5月18日、19日、23日、24日連續減持,4個交易日賣出6225萬股股份。
而近期,羅欣藥業的股價表現并不好,5月24日盤中甚至一度大跌超過7%。此后公司股價更是連續走低。
除了羅欣控股,羅欣藥業其他重要股東也都在大筆減持。
5月10日,羅欣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方秀寶、方東暉、大任投資擬減持不超過1044.21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96%。
6月3日,羅欣藥業再度發布股東減持公告。羅欣藥業的一致行動人克拉瑪依玨志于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了公司806萬股、806萬股及1612萬股股份,合計減持了3224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96%。
羅欣藥業股價低位運行,為何控股股東等一眾重要股東還要著急賣出呢?
答案或許就在經營上。
2022年,羅欣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5.88億元,同比下降44.62%;實現歸母凈利潤-12.26億元,同比下降401.79%。
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進一步下滑。當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2億元,同比下降69.57%;實現歸母凈利潤9023.51萬元,同比下降210.47%。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羅欣藥業表示,各級醫療終端門診量、手術量不穩定,零售、三端渠道部分門店關?;虍a品下架,導致公司的仿制藥產品銷售量受到影響。
公司稱,為推廣創新藥組建了創新藥直營團隊,由于新藥目前仍處在市場開發期,收入規模還未能覆蓋團隊的人員及運營成本。
此外,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對公司原有重點品種銷量影響較大,同時個別品種自地方醫保增補目錄中陸續調出,使得公司消化系統治療領域產品銷售額大幅下降,銷量也受到一定沖擊。
業績下滑可能是經營出現了一時的困難,可以控股股東為首的重要股東大筆減持,無疑令市場擔憂其未來經營能力。
因此,上述違規消息一出,公司股吧立刻熱鬧起來,投資者紛紛討論控股股東此時違規減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