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威創股份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深交所披露,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間,威創股份向北京金色搖籃等八家公司提供借款,累計金額為2.61億元,日最高余額為1.34億元。截至2023年4月19日,上述資金已經收回。威創股份未就上述財務資助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深交所希望威創股份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吸取教訓,及時整改,嚴格遵守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此前,在2022年報中,針對威創股份“大額資金往來未披露”,年審會計師此前對公司2022年度財務報表及內部控制均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因此,深交所對威創股份下發了年報問詢函。
針對上述情況,威創股份回復稱,上述未知借款分為兩類:一是母公司發生的資金往來系支付的項目盡調保證金,威創股份認為其屬于正常業務性質支出,符合公司關于資金審批權限的有關規定,且未達披露標準,因此未對外公開披露。
二是幼教子公司發生的資金往來系向業務合作方支付的借款。威創股份稱,參與借款的八家業務合作方均不屬于公司的控股、參股公司,與公司、控股股東不存在關聯關系。其與幼教子公司已有多年的業務往來,幼教子公司從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間,多次分批向合作方提供借款,協助其渡過經營難關。
據悉,北京金色搖籃于2016年2月份變更為威創股份全資子公司北京金色搖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在2019年11月份,北京金色搖籃全部退出了威創股份。
對此,威創股份自查,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主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中第六章重大事項中關于財務資助的定義,幼教子公司的借款,已構成對外的財務資助,由于幼教子公司未及時上報,導致公司未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
威創股份也表示,經核查,公司資金管理制度設計及執行存在缺陷。子公司200萬以下資金支付經幼教財務總監及幼教副總經理審批,200萬以上資金支付除上述審批外只需經集團總經理審批,在付款審批流程中未設置集團財務審批節點,同時公司未對子公司的閑置資金使用進行有效控制;由此最終導致了子公司在資金管理上存在缺陷。
威創股份稱,由于借款資金進出周期短,且2023年度的為有償借款,未對子公司日常經營造成影響,故子公司未及時向公司匯報,進而導致董事會及股東大會未能及時進行審議。除前述發生于幼教子公司的資金往來事項外,公司不存在其他應審議未審議或應披露未披露的資金往來、擔保等事項,亦不存在管理層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的風險。
對于上述問題的整改,威創股份表示,截至報告日,上述大額資金流出均已收回,公司對上述缺陷進行了整改,整改后將200萬以上資金支付增加集團財務部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