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魚
01
演上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市場下行期間,各種自導自演的戲幕,就會次第上演。
售樓處請托,那都是最基本的。雖然小兒科,但是這場戲,永遠有人愿意花錢去買單。
今年的樓市,在短暫躁動之后,再次陷入了僵局,于是乎,新的演戲法又上演了。
當下的很多業主,房子賣不出去,降價不痛不癢還是沒人看法,但降得太多心有不甘,于是他們想出了招托的辦法。
根據時代財經近日披露:
他們有專門的微信群,發布信息來招聘演員看房。步行來看房的演員每次給30元,騎電動車來看房的給50元,開車來的給200元。
請托這種事情,去年上演得更瘋狂。
去年西安市雁塔區的西安萬科東望項目,658套房源吸引了2805組家庭搖號,相當于四個人搶一套房,理論上會秒光。
但最終大規模棄選,只銷售了224套,去化率僅為34%。 反轉的劇 情,讓很多人懷疑,是開發商請的水軍充門面。
不過,這一事情被國際金融報澄清,該報報道,導致結局如此大的反差的根本原因,是西安的528新政對限購進行了放松,讓不少剛被納入其中的購房者決定先棄選后以“新身份”再戰其他樓盤。
這種事情解釋不清楚,只會越描越黑。
至于深圳, 《財經天下》周刊去年6月份, 在廣東某兼職招聘的公眾號上,一則為深圳市龍華深圳北附近的樓盤招聘“看房充場人員”的消息,引起網友注意。
從這則招聘公告可以看到,工作內容寫得非常明確,充場看房,120元一天。而且要求是30至45歲年齡段,要有富態。
02
本質是樓市需求斷代
這種請托的行為,往小了說,是花錢請人烘托氣氛,往大了說,則是騙人買房。你這套房本就無人問津,為何要花錢雇人看房,制造很吃香的假象,騙人上鉤。
當然,我們關注的重點不在這里,而是請托背后的本質:
第一,樓市成交量陷入了新的僵局。
第二,房價擠泡沫新一輪大幕已經拉開。
一季度大家還在恍惚之中,畢竟防控放開后,宏觀大環境改善,讓很多人以為放開之后,確定性已經到來,經濟會筑底反彈。
于是,在一季度,壓抑許久的需求集中爆發,讓大多數中心城市都上演了一波成交量小高潮。
但是,這種勢頭在4月份戛然而止。
需求在一季度消耗殆盡,但由于經濟、就業、消費等宏觀經濟數據并未按照大家的預期表現,導致新的需求并未產生,需求之間的青黃不接,最終表現在4月份的成交量整體轉向。
經濟表現方面,只看一個關鍵數據就行了,失業率。一路上行,5月份16至24歲人口的失業率高達20.8%,繼續刷新天際線。
有人為了讓數據走勢好看,制作出了下面這張圖。沒有二十年做圖功力,做不出這張圖。
積壓的需求消耗得差不多,經濟與就業復蘇受阻導致新的需求并未產生,再加上如今預期確實信心缺失讓富裕階層的投資需求統統關進了籠子。
這種背景下,成交量除了下行別無選擇。
所以,我們看到,在4月份轉向之后,5月份中心城市的成交量繼續下行。以北上廣深的二手房來說:
北京,5月份二手房網簽12982套,環比下滑6.8%。
上海,二手房成交從2.3萬套的高峰下滑至5月成交約1.5萬套的低谷,只相隔2個月;二手房掛牌量突破20萬套;5月新房成交環比4月下跌17.29%。
廣州,二手住宅成交8771套,再次跌破萬套,環比下跌12.65%。
深圳,二手房網簽量3603套,環比下跌3.8%。
北上廣深尚且如此,其他城市還需要看嗎。
總之一句話,現在大多數城市的房子,根本賣不動。新房大多都在降價讓利,二手房的掛牌降價面積越來越大。
已經拉開了新一輪降價大幕。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5月份數據顯示:
新房環比上漲城市46個,下跌城市24個。而4月份,上漲城市62個,1個持平,7個下跌。相比之下,5月份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少了16個,下跌城市增加了17個。
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15個,下跌城市55個。相比于4月份,上漲城市減少了21個,下跌城市增加了21個。
無論是新房價格,還是二手房價格,下跌面積都在大幅擴大。尤其是更能反映市場真實變化的二手房價格,一個月時間,漲跌變化滄海桑田。
同時,二手房同比下跌的城市有61個,也即有61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至少低于去年同期。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正因為太難了,所以才有各種房托的市場才越來越大。
除了各種房托,市場上現在還有各種零首付、送首付,買房送黃金等各種營銷活動。開發商們現在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03
如何破解
但這種難是誰造成的?作繭自縛而已。
曾經拼命地炒作拼命地漲,哪管有沒有人接得起。現在,浪潮褪去之后,才發現,原來房價與民眾收入之間的宏觀,已是無法逾越的天塹。
這種巨大的落差,并不是任何一個救市招數能夠管用的。
目前樓市的主要癥結在于高房價與低收入之間的鴻溝,在喪失預期和收入與就業不確定性加大之間的矛盾。
這些問題不解決,任何大招都不頂用。
在目前短期內難以對收入和就業增加確定性背景下,唯有誠意降價一條路,才能適當激活市場的流動性。
樓市最怕的不是降價,而是失去流動性。當流動性喪失之后,一切都是紙面財富,非常脆弱。
只有降房價才能釋放流動性,才能讓房地產健康發展。不降,只能僵著,積壓風險。
最近,關于刺激經濟和樓市的大招傳言四起,大招或許正在醞釀之中。
但我們要認清一個現實:
即便接下來會有大招出發,也只是不想讓房價硬著落。收入與高房價之間的鴻溝不縮小,房價調整的方向不會改變。
現在所有的努力,努力讓房價軟著陸,以時間換空間。
這也是最穩妥最好的辦法,樓市一旦硬著陸,對有房的人來說自然是大利空,對于無房的人,也是大利空。因為一旦產生系統性危機,所有人都無法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