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大連7月7日消息(記者 于芳菲)7月6日,2023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交易會大連開幕。本次數交會由商務部、科技部、中國貿促會和遼寧省人民政府主辦,大連市人民政府和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承辦。
(資料圖)
開幕式現場(央廣網記者 于芳菲 攝)
開幕式上,中國商務部服貿司司長王東堂介紹道,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升至41.5%,其中軟件業務收入達到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1.2%,同時中國數字化服務交易規模達到2.51萬億元,同比增長7.8%,數字貿易正在成為當前中國促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視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攻關,在人工智能、網絡通訊等戰略必爭領域進行了重點部署和梯次布局。
本屆數交會以“數字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展覽展示面積3萬平方米,設置數字中國、數字技術與應用、數字金融、國際合作、中小企業創新等展區,東軟、華為、中電子、百度、特斯拉等500余家國內外知名數字和軟件服務企業參展。
在參與多年數交會組織工作的大連市商務局經合中心軟交中心副主任董小妮看來,這屆展會的展示內容上,數字與軟件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不再局限于高端科研領域或者行業應用的范疇,“越來越貼近個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她最直觀的感受。
在展會現場,數字政務、智慧醫療、機器人、元宇宙技術、無人駕駛、智慧農業、數字人民幣……技術照進現實的數字化生活正發生在我們身邊。
“數字人”可與外界進行實時聯動(央廣網記者 于芳菲 攝)
AI機械臂智能畫像(央廣網記者 于芳菲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特斯拉展臺人形機器人吸引了現場不少觀眾拍照打卡。據介紹,這款人形機器人身高172cm,體重56.6kg,搭載了與特斯拉車輛同源的技術,使機器人具備自我保護和對周圍人保護的能力。雖然機器人沒有肌肉,但通過機械裝置來承載重量,不僅可以提起一臺半噸重的鋼琴,也可以精準拿起很小的物體,比如螺絲釘、石子等,可以幫助人類干繁瑣且重復的工作。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央廣網記者 于芳菲 攝)
這次數交會上,習慣被稱為“車企”的特斯拉打出了“不止于車”的口號,特斯拉區域對外事務經理劉玄表示,“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賦予了汽車產業更多的可能性,一輛汽車不再只提供出行功能,還可以滿足人們娛樂、社交、辦公多種需求,甚至還可以自我學習迭代。”
眾多國內外知名數字和軟件服務企業參展(央廣網記者 于芳菲 攝)
本屆數交會還推出了首屆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創新大賽,大賽面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籍學生(本科生),共吸引全國120多所高校的700多支隊伍2000多人參與了線上初賽。7月8日、9日100多支隊伍300多人將在數交會上完成決賽比拼。大賽承辦單位東軟教育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李印杲表示,本次大賽不僅僅是高校學生的比賽,更重要的是以大賽為平臺,分享數字化技術,交流數字化人才的成長,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