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監管部門獲悉,證監會啟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一是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二是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前期證監會已受理一批與投資者持有時間掛鉤的浮動費率產品。近日,證監會正式接收11只浮動費率產品募集申請,包括與基金規模掛鉤、與基金業績掛鉤兩類。三是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四是降低公募基金證券交易傭金費率。相關改革措施涉及修改相關法規,預計將于2023年底前完成。五是規范公募基金銷售環節收費。預計于2024年底前完成。六是完善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披露機制。
全面優化公募基金費率模式,穩步降低行業綜合費率水平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答記者問。下一步,證監會將按照“突出重點、遠近結合、穩慎推進、統籌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全面優化公募基金費率模式,穩步降低行業綜合費率水平,逐步建立健全適合我國國情市情、與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費率制度機制,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與投資者利益更加協調一致、互相支撐、共同實現。
(資料圖片)
支持基金公司拓寬收入來源 允許個人養老金份額設定更低管理費率
支持基金公司拓寬收入來源,推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轉常規,支持基金公司申請基金投顧業務資格,實施業務轉型,提升服務能力,拓寬收入來源。允許基金管理人依法對個人養老金等特定資金投資的基金份額設定更低的管理費率,提高公募基金行業綜合競爭力。
預計2023年底前完善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披露機制
證監會將完善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披露機制,通過更為明晰、詳實的信息披露,保護投資者知情權,便于社會公眾監督,推動行業機構歸位盡責。修訂基金產品資料概要,以更醒目、簡明、通俗形式披露基金產品綜合費用;修訂基金年度報告模板,分別列示基金公司管理費凈收入與尾隨傭金支出;強化基金公司證券交易傭金年度匯總支出情況披露要求,全面反映證券交易傭金費率水平和分配情況。上述改革措施涉及修改相關法規,預計將于2023年底前完成。
證監會:2025年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將較2022年下降約26%
隨著各項改革措施漸次落地,公募基金收費模式不斷優化,2025年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將較2022年下降約26%,投資者投資成本顯著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將進一步優化基金銷售行為
證監會將持續引導基金公司、銷售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踐行“逆向銷售”,完善內部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減少“首發沖動”,發力持續營銷,加快從“重銷量”向“重保有”轉變,更好實現與投資者利益綁定。
證監會公布主動權益基金降費措施 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超過1.2%、0.2%
即日起,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新注冊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超過1.2%、0.2%;部分頭部機構已公告旗下存量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降至1.2%、0.2%以下;其余存量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將爭取于2023年底前分別降至1.2%、0.2%以下。
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 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
證監會在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的基礎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試點,完善公募基金產品譜系,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產品設計方面,一是與投資者持有時同掛鉤產品按照投資者持有產品份額時間分檔收取管理費,投資者持有份額時間越長,支付的費用水平越低;二是與基金規模掛鉤產品按照基金管理規模分檔收取管理費,產品管理規模越大,適用的費用水平越低;三是與基金投資業績掛鉤產品按照基金業績表現分檔收取管理費,費率水平雙向浮動,收益表現不達約定水平時,管理費水平適當向下浮動,收益表現超越約定基準時,管理費水早適當向上浮動。證監會表示,將按照“成熟一款、推出一款”的原則,研究推出更多類型浮動費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