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18.7萬;失業率同比增速重回3.5%;時薪增速同比增長4.4%,環比增長0.4%。
從存量視角看,失業率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仍有韌性;但邊際上的三個變化也體現出,就業市場再平衡已取得一些有效進展,初步回歸到疫情前的軌道。雖然當下的時薪增速依然強勁,但其或處于補償期或追趕期,反映的是“通脹→工資”的傳導邏輯;而在中長期通脹預期穩定的背景下,出現“工資→通脹”傳導的風險有限。
【資料圖】
總結來看,三個支持美聯儲停止加息的條件均已顯現,分別是:核心通脹明顯降溫、就業市場邊際重回正軌、銀行信貸增長趨于停滯。
對聯儲而言,停止加息然后維持高利率,讓通脹、就業和信貸繼續逐漸冷卻,可能是一個較優的選擇。再次加息,或許并不能加快核心通脹的回落速度,反而會增加經濟的下行風險。因此,此輪加息周期或已結束。
停止加息的三個信號均已顯現
——美國7月非農數據點評
一、就業市場邊際上重回正軌
7月份數據顯示,從存量視角看,美國就業市場依然具有韌性,失業率再度小幅下行至3.5%;但邊際上的三個變化也體現出,就業市場的再平衡已取得一些有效進展,可以說初步回到了疫情前的正常軌道。
第一,總量視角看,新增就業人數延續韌性放緩的趨勢,2021年以來首次回到疫情前的中樞。7月新增非農就業18.7萬,6月數據修正為18.5萬,略低于2015-2019年月均新增19萬的中樞。此外,考慮到2022年以來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的就業需求受新冠疫情長尾影響而激增——2015-2019年,教育和醫療保健新增就業占總就業比約25%,今年以來為34%,7月為53%。去掉教育和醫療保健行業后,6-7月的非農新增就業平均為10.1萬,1-5月為20.5萬,2015-2019年為14.4萬,近兩個月明顯回落。
第二,就業擴散指數也下行至疫情前的水平。本文將就業擴散指數定義為:新增就業為正的三級行業個數占138個三級行業的比例,以衡量美國就業增長的廣泛性。最近兩個月,就業擴散指數也下行至疫情前的均值水平。6-7月,整體、商品生產、服務提供的就業擴散指數平均為59.3%、52.8%、61.6%,均低于2015-2019年的61.2%、58.4%、62.2%,而1-5月則分別為64.3%、56.5%、67.1%。
第三,表征就業市場活躍度的離職率指標,多數行業也回到了正常區間。離職率為主動離職人數與就業人數之比,常用于衡量就業市場的活躍度或熱度。普遍認為,離職率的高低與薪資上漲和通脹壓力正相關,尤其是服務行業。目前,除教育和保健服務、休閑和酒店、貿易運輸和公用事業外,其余服務業的離職率均已回到疫情前的正常波動區間。與離職率的情況大體對應,亞特蘭大薪資追蹤器中,6月份,跳槽者的時薪同比增速從6.8%大幅回落至6.1%。
二、從“補償性”視角理解時薪增速韌性
在就業數據之外,時薪增速的粘性依然較強。7月份,時薪同比增長4.4%,高于預期的4.2%;時薪環比增長0.4%,高于預期的0.3%。薪資增速的粘性,一直被市場解讀為核心通脹的上行風險指標。但今年以來,兩者走勢明顯劈叉,時薪同比增速維持在4.4%附近,而CPI同比和核心CPI同比則持續下行。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時薪增速的強勁是“補償性”的,在2020年以前,時薪增速均高于通脹,2021年以來,時薪增速則持續明顯低于通脹水平,當下的時薪增速或處于補償期或追趕期,反映的是“通脹→工資”的傳導邏輯;而在中長期通脹預期穩定的背景下,出現“工資→通脹”傳導的風險有限。若這一解釋成立,后續可能會看到,時薪增速仍然維持高位,而核心通脹并不會出現反彈。
三、美聯儲停止加息的三個信號已齊備
從資產表現和加息預期看,相比于失業率低位和時薪增速韌性,市場顯然更青睞新增就業繼續放緩的邊際變化。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回落14.1bp至4.039%,美元指數下跌0.46%至102。9月不加息(維持5.25-5.5%利率區間)的概率從82%升至87%,11月不加息(維持在5.25-5.5%利率區間)的概率從68%升至72%,12月不加息(繼續維持在5.25-5.5%利率區間)的概率從65%升至66%。
我們再次強調,三個支持美聯儲停止加息的信號已齊備:
1)通脹方面,核心通脹明顯降溫,環比折年率初步回到2%的目標;“超級服務業通脹”漲幅大幅收窄;通脹寬度回落至近二十年正常波動區間,廣泛漲價擴散情況顯著收斂。
2)就業方面,就業市場再平衡取得有效進展,邊際上初步重回正軌,時薪增速粘性傳導至核心通脹的風險可能有限。
3)信貸方面,6月以來,信貸標準緊縮效果加速呈現,美國銀行信貸增長已趨于停滯。
我們預計,此輪美國加息周期或已結束。對美聯儲而言,三個信號已經顯現,停止加息然后維持高利率,讓通脹、就業和信貸繼續逐漸冷卻,可能是一個較優的選擇。再次加息,或許并不能加快核心通脹的回落速度,反而會增加經濟軟著陸的下行風險。
就美債而言,長期視角來看,機構可以開始重視美債的長久期配置,通脹、就業和信貸的邊際變化提供了配置盤的安全墊,美債或已進入最優配置區間。
四、7 月非農數據簡述
7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18.7萬,預期20萬;新增私人非農就業17.2萬,預期18萬。6月份數據從20.9萬下修為18.5萬,5月份數據從30.6萬下修為28.1萬,修正后,5-6月的合計新增就業人數較此前減少4.9萬。
行業結構上,新增就業主要分布在教育和保健服務業(+7.3萬)、政府部門(+6萬)、建筑業(+2.3萬)、專業和商業服務業(+2.1萬)、休閑酒店業(+2.1萬)等行業,交運倉儲業(-0.69萬)、批發(-0.36萬)和采礦業(-0.1萬)的就業人數有所下降。
失業率再度小幅下行至3.5%,預期3.6%。從2022年3月以來,失業率一直在3.4%-3.7%的歷史低位區間窄幅波動。失業人數減少11.6萬,從失業原因看,臨時下崗人數下降17.5萬,結束臨時工作和永久失業人數下降10.5萬。勞動參與率維持在62.6%,持平前值,符合預期。其中,黃金年齡段的勞動參與率為83.4%,前值83.5%(2019年為82.5%);55歲以上勞動參與率為38.6%,前值38.3%(2019年是40.2%)。
時薪同比增長4.4%,前值4.4%,預期4.2%;時薪環比增長0.4%,前值0.4%,預期0.3%。環比來看,服務業時薪增長0.4%,其中,專業和商業服務(+0.5%)、金融和信息(+0.4%)、批發(+0.5%)、休閑酒店(+0.4%)、零售、教育和保健服務、休閑和酒店(+0.3%)的增速較快,批發和其他服務業時薪下降0.1%;商品生產行業時薪增長0.6%,采礦、制造和建筑業分別增長0.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