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股“常青樹”,醫藥板塊近期走勢卻顯得風聲鶴唳。
【資料圖】
8月7日,醫藥板塊延續此前跌幅,A股由創新藥概念領跌,漢商集團、麗珠集團跌停,恒瑞醫藥、泰格醫藥等個股紛紛走低;港股方面更為慘重,康諾亞-B跌近14%,康方生物跌近10%,榮昌生物跌超9%,金斯瑞生物科技跌超5%,石藥集團跌超4%。
近日醫藥股的走軟與重拳出擊的反腐風暴有著密切聯系:7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動員會,部署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在消息公布后至今的6個交易日內,醫藥生物板塊市值蒸發近3000億元,貝達藥業、恒瑞醫藥等巨頭跌超20%。
對于A股多年的“信仰”板塊,醫藥板塊再度走到了“十字路口”,站在當前,基金經理對醫藥后市看法多空不一:有基金經理認為,本次醫療反腐行動,其實自年初就已經開始,此前也有報道,只是資本市場關注度不高而已,結合當前來到了歷史低位,醫療反腐帶來的情緒沖擊或為投資者提供了加倉的機會。
但也有基金經理表示,短期來看醫療領域反腐預計會部分影響招標節奏;還有公募人士透露,該公司基金經理已將醫藥股倉位“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醫藥跌至歷史“地板價”
自從2021年初“核心資產”破滅后,醫藥板塊就迎來了曠日持久的調整,當中雖偶有起伏,但仍無礙向下的走勢。自從去年10月末觸底后,反彈的勢頭漸起,但近期再度升級的醫藥反腐壓制了回暖的趨勢。
7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消息稱,近日,國家衛健委聯合國家醫保局、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在內的9大部門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1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會議強調,針對醫藥領域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和“關鍵少數”,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進一步形成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息發布的次日,醫藥板塊并沒有受到影響,中證醫藥指數反而上漲了0.57%。
7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動員會,部署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會議指出,要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受此影響,醫藥板塊隨即開啟了下跌走勢。wind數據顯示,7月31日至8月7日,醫藥生物板塊市值蒸發超2976億元,其中8月7日一天就縮水1937億元。
作為中證醫藥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股恒瑞醫藥在6個交易日內已經跌超20%,市值折損了超600億元,貝達藥業則跌超23%;但也有個股較為抗跌,如康龍化成漲超9%,同仁堂、藥明康德等漲超6%,東阿阿膠、片仔癀等中藥股也取得了正收益。
經歷了漫長的季節,截至8月7日,中證醫藥指數估值已經跌到了歷史“地板價”,目前平均市盈率僅有26.27倍,處于過去十年間2.73%分位點;市凈率也只有3.45倍,位于4.87%分位點。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醫藥領域反腐,影響最大的有三類產品:1、幾百上千萬的大型醫療設備;2、平價量大的藥品、器械;3、進價便宜,售價貴,利益空間大的品種。
還有一位公募人士表示,醫藥反腐可能會對那些銷售費用較高、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力的藥企造成較大沖擊。這些藥企可能過度依賴于商業賄賂和利益輸送來維持市場份額和銷售增長,一旦被查處或曝光,可能會面臨法律風險、經營困境和市場淘汰。
基金經理觀點不一
融通基金基金經理萬民遠認為,醫療反腐并不新鮮,早已經是常態化工作,醫藥行業面臨的反腐沖擊也并非首次。據統計,自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幾乎每年都會出臺針對醫療領域腐敗整治的政策,每年也都會有大案要案見報。
“本次醫療反腐行動,其實自年初就已經開始,此前也有報道,只是資本市場關注度不高而已。”
萬民遠分析,從歷史經驗來看,反腐并不會長期影響行業需求。市場容易將醫療反腐與此前限制“三公消費”沖擊白酒行業進行類比,但兩者有本質區別。醫療需求具有很強的剛需屬性,不管是藥品、耗材、設備還是診療需求不會因為反腐消失,即使短期因為反腐力度過大導致波動,一般也會迅速恢復。以2012年為例,當年醫療反腐是歷年力度最大的一次,醫藥板塊只有1個季度受到短暫影響,之后迅速恢復正常并回補需求,我們預計本次也不會例外。
萬民遠同時表示,醫藥行業已經下跌超過2年,目前處于底部位置不必過度悲觀。醫藥自2021年5月見頂以后,經歷了長達2年多的回調,目前處于偏底部位置,行業PE估值處于近5年低位,從基本面來看,今年行業將充分出清新冠受益的基數問題,看好未來幾年醫藥行業EPS和PE雙擊的機會。綜上,萬民遠判斷醫療反腐帶來的情緒沖擊或為投資者提供了加倉的機會。
華南某基金經理認為,醫療領域反腐主要針對藥品和醫用耗材濫用、藥品和器械采購過程存在灰色地帶等問題,近年來每年都會有專項的整治活動。市場擔憂醫療領域反腐或許會影響部分區域及部分領域醫療設備的招標入院進度。
華北一位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認為,CXO板塊目前還處在周期向下的過程中,當前買CXO的資金更多反映了板塊輪動,不是基本面變化,而是倉位和前瞻指標的緩和。”短期來看醫療領域反腐預計會部分影響招標節奏,但從中期維度看對于剛需品種的影響較為有限,對相關國企及品牌質量過關的上市公司或為利好。受短期情緒及基本面擾動后,后期仍需關注行業新品放量、國產替代、海外增量等影響實質企業盈利的指標。
另一家公募基金投研人士透露:我們內部基金經理的觀點是醫藥板塊十月份之前應該都不會有太大的機會,基金經理也已經把倉位降到很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