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8月28日,中國太保(601601.SH)舉行2023年中期業績發布會。業績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太保新會計準則口徑下營業收入達到1755.39億元,同比增長6.5%;集團歸母營運利潤215.37億元,同比增長2.5%;截至6月末,集團內含價值5371.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
業績發布會上,談及如何看待未來一段時間市場、行業的發展趨勢時,中國太保總裁傅帆表示,近年來保險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體現在境外市場高通脹和利率水平、國內供給側、需求側以及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四個方面。
【資料圖】
對面客觀存在的不確定性,傅帆表示,作為保險企業,要尊重行業發展規律,回歸保險經營本源,做到“六個堅持”,即價值創造、客戶需求導向、長期主義、科技賦能、協同共生以及底線思維。
談“長航轉型”:核心是把隊伍的短期沖刺轉為常態化經營
從負債端來看,上半年,中國太保壽險實現規模保費1695.74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新保同比增長4.1%;新業務價值73.61億元,同比增長達31.5%,新業務價值率13.4%,同比提升2.7個百分點。
據中國太保壽險方面介紹,新業務價值上的亮眼表現主要歸功于“長航行動”在渠道轉型上的有效施力。啟動于2022年初的“長航行動”一期工程重點開展以基本法為先導的外勤轉型,從人力驅動、短期激勵、產品銷售驅動,向職業化隊伍、長期牽引、客戶經營轉型。在個險渠道方面,圍繞價值成長與隊伍建設,推動個人業務發展,在銀保渠道方面,堅持“價值銀保”策略,持續拓展多元渠道布局。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太保壽險營銷員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同比提升66.1%,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傭金收入同比增長61.8%。
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長航行動”從2022年初推進以來,基本按照18個月的路線圖逐一落地八個項目集,并且連續四季度保持了新業務價值的增長,“轉型的效果初見成效。”
蔡強介紹,業務價值增量的來源主要有五個方面,其中四個在預期內。一是新基本法提升了隊伍的自主經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產能大幅提升;二是推行的一對一銷售模式開始發力;三是代理人優增優育,新人產能和業務貢獻有所提升;四是銀保策略取得了顯著效果,尤其是戰略合作網點產能的提升;五是不可預測的人身險預定利率3.5%產品的切換,帶來了一個短期的客戶需求暴增。
在談及是否能保持高增長態勢時,蔡強表示,“‘長航轉型’的核心就是要把隊伍的短期沖刺模式改變為一個常態化的經營模式。我們下半年會持續專注常態化經營、銷售、招募的穩定模式,專注新業務價值的創造和增長。”
針對人身險產品利率從3.5%切換至3%,蔡強指出,在中國長期利率下行的大環境下,居民的儲蓄財富依舊是剛需,不會導致產品銷售出現斷崖式下滑。“監管從行業發展尤其是應對利差損風險做了一個果斷的調整,這對行業及各家保險公司都是有利的。”而對于銀保渠道的嚴監管,也會使手續費更加規范及合理,更加透明化而不是惡性競爭,讓保險公司真正專注于產品服務以及能力建設。
談新能源車險:構建了一套新經營管理體系
上半年,中國太保產險原保費收入1050.23億元,同比增長14.3%,突破千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承保綜合成本率97.9%,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隨著出行的恢復,車險出險率同比有所增加,承保綜合賠付率70.5%,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承保綜合費用率27.4%,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
進一步拆解,車險保費收入507.65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新能源車險同比增長65.1%;車險承保綜合成本率98%,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非車險保費收入529.38億元,同比增長24.1%,占比達51.6%,上升4個百分點。主要險種中,健康險、農業險、責任險等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中國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在業績會上表示,基于車險市場的行業發展規律,太保產險將經營重心放在非車險業務發展上,并在去年對非車險的組織架構進行了重大改革,有效推動上半年公司非車險取得高增速。此外,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車業務發展保持與行業相匹配的增長速度。
據曾義介紹,新能源車出險率高出燃油車接1倍,太保產險的新能源車險成本在101%左右,加上今年上半年汽車出行同比大幅提升,對新能源車承保成本構成了一定壓力,“發展是可觀的,成本是有一定壓力的”。但從經營層面看,公司高度重視新能源車發展,構建了一套與燃油車不一樣的經營管理體系。
“在當前這種經營情況下,我們提出新能源車發展速度相對合理,綜合成本相對理想,特別是業務結構必須優異的經營性工作舉措。”曾義說,相信經過不懈努力,將更早于、更快于同業實現新能源車險業務的盈利。
談投資環境:下半年股票市場、利率市場預計延續震蕩格局
在資產端,中國太保管理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截至6月末,集團管理資產規模達2.8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9%,信用風險管控保持較好水平。
截至6月末,集團投資資產2.12萬億元,同比增長8.3%。從投資組合看,債權類金融資產占比72.5%,較年初上升3.4個百分點;股權類金融資產占比14.5%,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核心權益占比11.1%,較年初下降0.4個百分點。集團投資資產綜合投資收益率2.1%,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總投資收益率2%,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凈投資收益率2%,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對于下半年投資環境和利率市場的看法,太保資產總經理余榮權表示,宏觀方面,整個下半年內外部形勢還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對資產格局的波動性保持比較清醒的認識、跟蹤、分析。
余榮權認為,在海外市場持續加息和緊縮的背景下,面臨經濟下行和金融風險加劇的可能性,全球的政治環境不確定性的風險還在持續,國內的經濟內生增長動力還尚需加強。從出口數據看,外需存在下行的壓力,內需主要受到地產收縮和消費動力偏弱影響。目前各級政府也對于控風險和擴需求正在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實際效果值得觀察和期待。各種因素會在不同的時間段,對不同類型的資產價格的波動性造成一些影響,所以還需以審慎態度冷靜客觀地分析和研究。
對于下半年的股市和利率環境,余榮權分析,整個下半年股票市場預計延續震蕩的格局,重點要關注海外的流動性以及國內政策預期的一些變化。當前股票市場,不管是A股還是港股,估值都處于歷史的低位。各類積極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和流動性的寬松,對股票市場形成了有力的支撐。從大類資產的風險收益比較來看,股票市場有比較明顯的估值優勢,因為現在利率比較低,股票市場估值本身也比較低。“但我們也看到企業盈利的增長仍然受到實體需求偏弱的抑制,盈利增長的驅動力還有待加強,預計后市的股票市場將延續震蕩的局面。”
對于利率市場,余榮權認為,預計下半年整個利率市場還會持續呈現出低位震蕩的格局,利率市場杠桿水平較高,可能會加劇利率水平波動。在內外部需求偏弱的環境下,預計貨幣政策還會保持相對寬松,低利率環境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需要關注的是當前市場利率的趨勢,整體市場杠桿率水平偏高,這時候要關注利率的波動,做好防范;同時受到中美利差和匯率的影響,匯率的壓力也會比較大。(藍鯨財經 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