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18日電據證監會網站18日消息,證監會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高質量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的指導意見》。
(資料圖)
《意見》要求,專板建設應聚焦于服務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能力,規范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整合政府和市場各方資源,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完善綜合金融服務和上市規范培育功能,提升優質中小企業規范發展質效,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提到,設立專板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應安全規范運營,業務、風控等管理制度健全,近3年內未發生風險事件或風險事件已處置完成,無違法違規行為,且有關監管要求和規范性事項均已落實或整改完畢。運營機構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和嚴重失信行為。
《意見》明確,設立專板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還應在專板設立后一年內滿足下列條件(本意見發布前已設立專板的地區應在本意見發布一年內滿足下列條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凈資產達到1.5億元以上;自行建設專板的專板服務部門負責人應具有5年以上企業上市輔導、投行或金融服務相關工作經驗,專板服務相關部門50%以上員工具有2年以上前述工作經驗;與證券公司合建專板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和證券公司應明確服務專板的部門和人員,且相關人員滿足前述工作經驗;自建地方業務鏈,且滿足《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要求》《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評價要點》關于應用服務和生態建設有關要求。
《意見》明確,優先引導下列企業進入專板進行孵化、規范、培育:省級以上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評價或認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政府投資基金所投資的企業,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投資的中小企業;其他符合專精特新發展要求或具有相應潛力的企業。
《意見》提到,區域性股權市場應對專板企業建立分層管理體系,并為各層企業提供與其特點和需求相適應的基礎服務和綜合金融服務。根據企業發展情況每年調整其所在層次,及時清退不符合準入條件或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
具體來看,孵化層:尚未達到規范層或培育層標準的專板企業。
規范層: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獲得過B輪以上私募股權融資的專板企業。培育層: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擬上市后備企業;
主營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營業收入、凈利潤等財務指標達到上海、深圳、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券交易所)或全國股轉系統創新層相應指標50%以上,且具備上市潛力或具有明確上市規劃的企業。鼓勵已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和擬申請IPO的全國股轉系統摘牌企業進入培育層。
證監會表示,《指導意見》旨在推動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專板建設,加大組織協調、數據共享、政策資源整合和支持力度;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立完善適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特點的服務和產品體系,通過與其他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機銜接,使企業更快進入資本市場;同時通過專板建設推動各方轉變對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認識,進一步明確其功能定位,切實從省內經濟發展和企業實際出發,按照場外市場邏輯探索發展路徑,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結構性短板。 《指導意見》明確專板建設目標為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通過整合各方資源,逐步建立起符合場外市場特點和優質中小企業需求的基礎服務體系、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和上市規范培育體系,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作用發揮,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能力。
《指導意見》主要包括推進高標準建設、推動高質量運行、提供高水平服務、加強市場有機聯系、完善市場生態、加強組織保障等內容。下一步,證監會將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部委推動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生態體系,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之間有機聯系,健全市場制度規則,推動專板規范運行,切實發揮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功能作用。(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