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以載道,國盛茶興,茶產業大有前途。
十年前,小罐茶懷揣讓世界重新愛上中國茶的夢想,踏上中國茶品牌化之路,讓茶完成從農產品到消費品的轉型。歷經十年探索,小罐茶攜領對茶葉及消費者的深入理解,正式進軍茶圈“深水賽道”——年份茶市場,聚焦高品質需求茶客,推出年份茶專業品牌“年跡”。年跡希望通過自身標準化、品牌化優勢,讓年份茶信息透明化,使年份茶回歸應有價值,讓消費者方便飲、放心藏。
以“善”為始,讓年份茶回歸消費價值
(資料圖片)
為何會選擇成立年份茶品牌?這要追溯于小罐茶十年對原葉茶市場的研究與洞察。
年份茶在時間的沉淀中積累了豐富的口感,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受到越來越多老茶客的推崇。選茶的門道也有各種說法:“年份越久,干茶餅面會在保持光澤感的情況下顏色愈暗”,“樹齡越大,茶葉內涵礦物質含量更豐富,味道更加飽滿強烈”…… 這些圈內的選茶“講究”引來了茶葉發燒友們樂此不疲的研究與追捧。
基于年份茶可長期存放的特點,其收藏價值被凸顯,但這也轉化成威脅年份茶市場秩序的一道雙刃劍——價值衡量標準的缺失,使天價茶、新茶做倉等亂象成為市場整治的難題。面對琳瑯滿目的年份茶商品,消費者難以接收到真實信息,購買更是無從下手。
“在成為藏品之前,年份茶首先應該是消費品。”小罐茶副總裁梅江認為,“只有基于大消費、實現大流通,年份茶才能真正走進大眾生活,讓更多人品嘗到這份來自時間的饋贈。”洞察到這一痛點,小罐茶意識到進軍年份茶市場的首要任務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只有建立了讓消費者放心購買的價值標準,才能推動市場健康發展,茶產業才能做大做強。這一切思考的原點,即是年跡品牌從“善”的初心。
以“真”立足,強大實力支撐品牌底氣
秉承“善”的初心,年跡以“真”立足市場,堅守“真年份、真產地、真原料”原則把控產品,打出標準化、品牌化、文化表達力三套優勢組合拳,用“真本事”說話。
首先,年跡具有打造標準化產品的基因。為了讓消費者放心方便選好茶,年跡化繁為簡,在品牌、重量、包裝、價格等方面統一標準。由于年份茶品質與原料的生長、生產、倉儲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年跡在云南核心茶產區勐海建立工廠,主導原料采購、加工、倉儲等各個生產環節,從源頭上牢牢把握住原料、產地、年份的真實性,確保產品的標準化和品質的穩定性。延續科學做茶理念,小罐茶聯合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分別成立了年份普洱茶研究中心、古樹白茶研究中心,與中國白茶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年份白茶研究中心,三大研發機構為年跡品質保駕護航。
其次,年跡承襲了小罐茶的十年品牌經驗。基于小罐茶強大的商業能力和品牌消費認知力,年跡依托標準化打造品牌質感,通過匠心設計打造品牌美感,創造價值觀共鳴打造品牌情感,以品牌三感連結消費者。以產品形態為例,年跡從飲用習慣出發,將不同品類的年份茶統一打造成“一餅一泡”的小餅形象,省去了以往大茶餅需要手掰、撬茶的繁瑣,以獨特的產品形態打造品牌記憶點,助力產品在市場中的高效流通。
最后,年跡擁有將傳統文化轉化為當代表達的能力。這一點通過品牌名“年跡”的寓意就可見一斑。在中國甲骨文字記載中,“年”代表著收獲,是時間尺度下一個又一個美好的輪回,“跡”為足步之累積,是空間尺度下只要來過必將留下的痕跡。從時間到空間,從年份到產源,“年跡”都是對產品真實度最好的印證與展現。以品牌理念映射人生,年跡希望通過這片葉子,傳遞“真與善”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倡導以其作為為人處世的出發點,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老朋友喝年跡,化身為“友誼”這一情感維度的代名詞。
以“善”為終,扎根茶行業“做時間的朋友”
以“善”和“真”貫穿始終,年跡最終為消費者帶來的是值得信賴的品牌沉淀。
一方面,年跡希望通過在年份茶行業的真扎實干,用時間驗證其做好年份茶的誠意,長情陪伴消費者,用“真”與“善”贏取信任,讓更多人在氤氳茶香中品味時光。另一方面,年份茶蘊藏的國韻精粹值得細品、守護、傳承,年跡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將充分發揮茶文化傳播的主力先鋒作用,以多元素的融合、更豐富的演繹方式,延展年份茶的表達空間。
時間是最好的驗真儀。年跡相信,堅持長期主義做真善之事,時間一定會給予回報。只有“真”才經得起考驗,被時間偏愛;只有“善”才能贏過虛假,成就經典。年跡希望隨著時間的發酵與沉淀,品牌“真與善”的內核愈加歷久彌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成為消費者的摯友。
未來,年跡誓與時間同行,在不斷優化年份茶標準的同時,深度挖掘其文化精髓與人文價值,讓更多人領略中國茶的魅力。(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