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宇飛)21日盤后,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恩捷股份)公告稱,公司于11月20日接到家屬通知,董事長Paul Xiaoming Lee和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曉華因相關事項被公安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相關事項尚待進一步調查。
恩捷股份是新能源鋰離子電池隔膜龍頭企業,當前總市值達1390億元人民幣,目前李氏家族控制著公司超45%的股權。該公司是機構的重倉股,據Wind數據,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共有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東方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等53家基金公司持股恩捷股份股票,合計持股比例達10.36%。
(資料圖)
何為監視居住?會否影響公司經營?
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刑事部主任、律師田磊對中新經緯稱,“監視居住”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通過限定適用對象的活動空間即住處或指定的居所來限制其人身自由,從而保證刑事追訴活動的順利開展。
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司法機關可以對符合逮捕條件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適用監視居住:(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被公安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期間,是否可以出行,或者與他人聯系?田磊解讀稱,監視居住分兩種,一種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一種是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一般情況下應當優先選擇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理論上被采取監視居住的嫌疑人、被告人在自由度上弱于取保候審而強于逮捕,實際上,在住處執行的監視居住往往確實如此,但指定居所的監視居住則不盡然。在住處的監視居住與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在自由度上有很大差別。”
田磊表示,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正當理由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所以,被采取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正常出行,不僅不能隨意離開城市,甚至不能隨意離開住處或指定的居所,也無法正常工作、履職。
對于Paul Xiaoming Lee、李曉華因何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暫不得而知。恩捷股份在公告中稱,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機制,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李氏家族持有超45%股權 恩捷股份業績大增
據官網,恩捷股份前身為云南創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在A股上市掛牌,業務涵蓋“新能源”“包裝”兩大業務體系,以及“膜類產品”“包裝印刷產品”“紙制品包裝”三大產品板塊,服務于全球大型鋰電池生產企業、卷煙生產企業、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塑料包裝企業、印刷企業等。
公司官網稱,恩捷股份是全球新能源鋰離子電池隔膜龍頭企業,與寧德時代CATL、松下、SAMSUNG SDI、LGES、比亞迪、國軒高科等數十家知名企業保持長期合作。
公司援引東方財富證券數據稱,2021年,恩捷股份以2235億元的總市值位列2021年中國上市公司500強第75位。不過,截至21日收盤,恩捷股份股價為155.74元/股,收漲1.32%,總市值1390億元,今年以來股價下跌了超37%。
公司董事長Paul Xiaoming Lee,即李曉明,現年64歲,美國國籍,有境外居留權。截至2022三季度末,個人持有恩捷股份1.26億股股票,持股比例為14.14%,為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自然人股東;李曉明的弟弟、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曉華,現年60歲,中國國籍,有境外居留權,截至三季度末,個人持有公司6691.94萬股股票,持股比例為7.50%。
2022年三季報披露,PaulXiaoming Lee、SherryLee(持股7.99%,李曉明的女兒,美國國籍)、李曉華、JerryYangLi(持股1.65%,美國國籍)均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曉明家族成員,為一致行動人;玉溪合益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3.39%)為實際控制人李曉明家族控制的企業。另外,玉溪合力投資有限公司(0.80%)與恩捷股份存在關聯關系。也就是說,李曉明家族共計控制著恩捷股份至少45.47%的股權。
據2022年胡潤百富榜,李曉明家族的財富達440億元,排在榜單第105位;李曉華家族的財富達325億元,排在榜單第155位。云南當地媒體依據該榜單數據稱,李曉明家族、李曉華家族財富分別排在云南企業家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022年前三季度,恩捷股份實現營收92.80億元,同比增長73.81%;實現歸母凈利潤32.26億元,同比增長83.77%;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8.68億元,同比增長83.26%。對于營收、利潤的增長,三季報稱,“主要系公司鋰電池隔膜產線的產能逐步釋放。”另據華創證券測算,第三季度恩捷股份的毛利率為49.0%,凈利率為34.2%,均環比微幅下降。
數十家機構持股 葛蘭也投資
近兩年,恩捷股份不僅是鋰電池板塊的熱門股,也是機構重倉、抱團持有的“寵兒”。今年三季報披露,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恩捷股份1.27億股股票,持股比例為14.27%,是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于Paul Xiaoming Lee。相較于2021年年末,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增持恩捷股份近3000萬股。
據Wind數據,截至三季度末,共有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東方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等53家基金公司持股恩捷股份股票,合計持有7687.17萬股,持股比例為10.36%。
其中,華夏基金通過旗下23只產品合計持有1516.09萬股,占恩捷股份流通股的2.04%,在基金公司中持股比例最高。鄭澤鴻管理的華夏基金產品中華夏能源革新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李俊管理的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周克平管理的華夏創新未來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持股量均超100萬股,分別為527.75萬股、285.05萬股、162.82萬股。
嘉實基金通過16只產品合計持有恩捷股份834.94萬股股票,占流通股的1.13%,其中,嘉實新能源新材料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嘉實智能汽車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嘉實環保低碳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持有270.33萬股、251.64萬股、100.43萬股。這三只基金均由姚志鵬管理。
匯添富基金通過9只產品合計持有762.58萬股,占流通股的1.03%,其中,過蓓蓓管理的
匯添富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LOF),以及匯添富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匯添富環保行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持有395.68萬股、138.84萬股、108.55萬股。
另外,東方基金李瑞管理的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恩捷股份506.08萬股,邢軍亮管理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387.22萬股,富國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270.79萬股。中歐基金葛蘭管理的中歐阿爾法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持有恩捷股份214.50萬股、60.32萬股股份,合計占流通股的0.37%。
券商集合理財方面,據Wind數據,截至三季度末,光大證券、第一創業兩家機構持有恩捷股份股票,持有數量較低,光大證券持有8.66萬股,第一創業持有2100股。
對于這家鋰離子電池隔膜龍頭企業,一些券商對恩捷股份未來的業績預測較為樂觀。方正證券在一份研報中稱,預計該公司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1億元、71.3億元和92.7億元,對應的PE分別是27、19、14倍。同時也要注意鋰電池隔膜業務受國家政策調控、市場競爭加劇、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風險因素。(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