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推“第三支箭”支持股權融資,優質房企率先受益
作者 丁祖昱 易居企業集團首席執行官
(資料圖片)
11月28日晚,證監會發布“第三支箭”,決定在股權融資方面調整優化5項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
此次對房企股權融資政策的調整優化主要集中在五個方向:恢復涉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調整完善房地產企業境外市場上市政策(H股與A股政策保持一致),進一步發揮REITs盤活房企存量資產作用。
至此,信貸、債券、股權三個融資渠道“三箭齊發”,合力推動房地產融資;紓困方向也從“救項目”轉至“救項目與救企業并存”。
目前,六大行給予碧桂園、萬科、龍湖等17家房企意向性授信額度超16500億元,但整體覆蓋面有限,且在授信額度之后,銀行放貸前還有一道審批程序。
因此,我們認為“第三支箭”的最終受益方集中在優質房企。因為在房企債券融資方面,仍需發行人通過實物資產或第三方進行反擔保,這對不少民營房企來說有一定難度。
“第三支箭”對房企具體影響有哪些?
其一,股權融資不直接增加負債,間接降低“三道紅線”對企業的限制。
自2021年“三道紅線”發布以來,房企負債增長被框在一定范圍內,這使不少房企面臨融資和降負債的兩難。
“三道紅線”具體要求:一是扣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能超過70%;二是凈負債率小于100%;三是現金短債比要大于1倍。其中,有兩條與負債率有關。
此次調整后的股權融資與之前其他政策相比,最大區別在于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不同,不會直接增加房企負債規模。
其二,恢復上市房企并購重組,企業在A股借殼成為可能。
證監會發布的股權融資調整優化5項措施的第一條,便是恢復涉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允許符合條件的房地產企業實施重組上市,重組對象須為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
這是近10年來,涉及房地產重組上市的明確開放。在此之前,主板不受理上市已久,上交所科創板、深交所創業板、北交所,都不支持房地產企業上市。
并購重組恢復之后,對于想要在A股上市的房企來說,借殼上市成可能。
對于那些“爆雷”企業來說,可通過重組,理清債務關系;對優質房企而言,則增加了收購或者控股其他企業的機會,有利于目前整體行業出清。
其三,融資功能恢復,促進A股與H股房企活躍度。
長期以來,房企上市后基本失去了再融資功能。但這并不代表房地產行業資本市場不活躍。從近幾年與房企關聯度極高的物業管理企業來看,2019-2021年,有部分房企為緩解流動性壓力,出售了旗下物企換取現金,引發行業多項重大收并購。
隨著上市房企融資恢復,上市房企不僅可發行股份購買涉房資產,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時,還可募集配套資金。這將極大程度促進A股與H股房企活躍度。
需要注意的是,房企募集資金可用于存量涉房項目和支付交易對價、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等,不能用于拿地拍地、開發新樓盤等。
部分民營房企償債壓力仍然巨大
我們認為,近期支持政策表面在“救”,實則核心仍在于“穩”,支持資金優先流入相對比較優質、穩健的民營房企,使這部分企業得以率先企穩,以免風險繼續蔓延。
對于即將到來的2023年上半年償債高峰期,大部分民營房企緊迫性依舊。
目前,民營房企的脫困除緊跟政策端,積極尋求發債機會,更重要的還是要依靠市場銷售端恢復,增強內生流動性,穩住局面。無論是發債還是展期,解決的都是短期問題,未來仍要面臨債務疊加和償還的問題,銷售回款才是“治本”關鍵。 (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李惠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