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統計廳30日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今年10月韓國生產和消費均環比下滑,降幅分別為1.5%和0.2%,其中生產指標降幅為近30個月以來的最大。
具體來看,10月工業生產指數(經季節性調整,農林漁業除外)為115.4,環比下滑1.5%,自7月起連續4個月環比減少。這也是工業生產指數自疫情暴發的2020年1月至5月以來首次連續4個月下滑,降幅創2020年4月以來最大。按行業來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減少3.5%,服務業生產減少0.8%。
同期,反映消費動向的零售銷售額指數(經季節性調整)為120.4,環比減少0.2%。該指標從今年3月起連續5個月下滑后,8月出現反彈,9月起再次連續兩個月呈現回落。這是因為服裝類銷售因天氣暖和而減少,乘用車等耐久品銷售也出現減少。統計廳預測,上月29日發生的梨泰院踩踏事故可能會影響消費進一步萎縮。
報道同時稱,設備投資環比持平。建筑業完成產值增加3.8%,但樓市低迷不振,設備投資前景也不太明朗。
顯示當前景氣的經濟同步指數周期浮動值為102.4,環比持平。顯示今后景氣的先行指數周期浮動值為99.2,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
據報道,韓國統計廳分析稱,規上工業總產值減少,服務業生產和零售銷售都欠佳,經濟復蘇勢頭有所放緩。當前經濟下行因素較多,出口和制造業增長放緩的可能性較大。關鍵在于內需能否維持復蘇勢頭,然而物價高企、利率走高等不確定性仍較大。(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