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湘依)近日,鋼鐵電商巨頭歐冶云商和鋼銀電商因人均創收高成功“出圈”,也讓這個近幾年新興的行業進入公眾視野。
(相關資料圖)
歐冶云商人均創收超1億
12月1日,國聯股份在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列舉了公司與同行業其他公司人均創收情況(見下表),2021年,鋼銀電商、歐冶云商員工人均創收分別為5934.59萬元、11145.51萬元;2022年上半年員工人均創收分別為3187.79萬元、5081.51萬元。
來源:國聯股份公告
“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發現,鋼銀電商、歐冶云商兩家公司財報中的員工人數與國聯股份列出的員工人數不一致,因此最終計算出的人均創收數據也有出入(見下表)。據“V觀財報”計算,2021年,鋼銀電商、歐冶云商人均創收分別為5540.97萬元、11209.62萬元;2022年上半年員工人均創收分別為3144.28萬元、5155.55萬元。
鋼鐵電商為何這么賺錢?
動輒千萬、上億的人均創收不禁讓人好奇,鋼銀電商、歐冶云商所在的行業為何如此造富?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鋼聯旗下鋼銀電商平臺是國內大型B2B鋼鐵全產業鏈智慧服務平臺,也是國內位居前列的千億級鋼鐵電商平臺。2015年12月21日,鋼銀電商獲準在新三板掛牌。
歐冶云商招股書顯示,其是中國寶武整合原有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優質資源,以全新商業模式建立的鋼鐵生態服務平臺。今年11月4日,歐冶云商首發上市獲得通過,將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簡單來說,鋼銀電商、歐冶云商所在的是鋼鐵電商行業,服務對象主要是鋼鐵產業鏈上的企業。近年來,鋼鐵電商行業從無到有,發展態勢喜人,由于傳統鋼鐵供應鏈效率低、成本高、個性化需求難滿足等痛點,亟需數字化轉型,因此鋼鐵產業互聯網加速落地,為鋼鐵供應鏈各環節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創造條件。
從業務模式來看,鋼銀電商主要以寄售交易和供應鏈服務兩種模式為鋼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鋼材線上交易服務。
歐冶云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現代信息技術,整合交易、倉儲、運輸、碼頭、加工等服務資源,為鋼鐵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綜合性服務。
從買到賣,鋼鐵交易換到線上而已,令人好奇的是,歐冶云商2021年人均創收達到1.12億元,遠超鋼銀電商(5540.97萬元)一倍多。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V觀財報”表示:“鋼材本身就是大宗交易,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其撮合達成的交易金額本身就很高,這其實并不稀奇,其實很多鋼材互聯網平臺類似于電商,里面有代理和自營,而自營部分是需要計入企業營收的。作為建材電商平臺,大宗交易的金額往往很大,但毛利率很低,所以很難通過收入去判定其盈利能力。”
招股書也印證了歐冶云商營收高、毛利率低的問題。2019年至2022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59.84億元、747.72億元、1266.69億元、566.08億元;同期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125.55萬元、2.77億元、4.48億元、2.06億元;毛利率分別為 1.68%、1.26%、0.99%和 1.02%,水平較低。
針對人均創收較高等問題,歐冶云商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對“V觀財報”表示,“目前公司處于IPO靜默期,對于國聯股份回復內容不予置評,具體請以歐冶云商招股書信息披露為準。”同時,“V觀財報”向上海鋼聯也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復。
據媒體報道,歐冶云商除了交易平臺在交易環節實行收費,一旦平臺上有了巨大的交易量,通過提供交易、支付、運輸、倉儲、融資監管等各個環節的一系列服務,都可以產生盈利點,比如為中小貿易商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及物流倉儲服務等。
值得注意的是,歐冶云商在招股書中預計2022年業績仍可能下滑,“受疫情點狀擴散,下游開工率不足等影響,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預計同比下降13.16%至同比上升2.63%,凈利潤同比下降11.49%至同比上升0.86%,前述2022年預測數據未經會計師審計或審閱。”
未來鋼鐵電商前景如何?
鋼鐵電商賽道還會吸引更多入局者涌入嗎?盤和林認為,該行業的前景在過去是挺好的,從線下的供應鏈轉變為線上供應鏈,很多建筑材料可以在線撮合,對于企業來說減少了中間商,也避免了采購員拿回扣的問題。量大也可以獲得規模效應。但當前這個產業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定,大平臺的銷售規模形成進入壁壘,新進入者難度增加,行業內存量博弈態勢逐漸顯現。
光大期貨研究所黑色研究總監邱躍成認為,當前鋼鐵電商間的競爭,已從前期單純的追求做大規模、提升流量、吸引人氣方面,逐步轉移到追求全產業鏈閉環模式的升級方面,后期的重心將是在金融、物流方面進行布局,這可能才是能真正產生利潤的重點。(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