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 實習生 高璇)近日,吉林億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聯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2年12月29日起,億聯銀行將與陸金所平臺終止合作關系,并停止通過陸金所平臺辦理相關存款的查詢、支取、提現等業務。對于通過陸金所平臺開立的電子賬戶查詢、存款支取等功能,后續將由億聯銀行繼續提供相應服務。
在談到為何與陸金所終止合作時,億聯銀行有關人士12日回應中新經緯稱,這次是和陸金所之間正常的合作結束,也是原來互聯網存款業務的收尾。“陸金所原來與銀行之間是代銷關系,由于代銷產品的結束,再無新增客戶的增加,后續陸金所就將存量客戶轉給銀行。”該人士說。
中新經緯以客戶身份咨詢陸金所,客服人員表示,本次調整是億聯銀行為落實銀行金融機構主體責任,保障廣大客戶權益、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而進行的。
(資料圖)
“通過陸金所平臺購買過億聯銀行的產品(包括利添利、增億存、用億存等產品),在2022年12月29日10時之后,由億聯銀行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通過陸金所平臺購買億聯銀行產品的用戶在陸金所平臺上將不能再進行操作。”陸金所客服人員說。
不少儲戶最關心的問題是后期存款是否會受到影響。上述億聯銀行人士介紹,客戶的存款不存在任何問題,客戶之前在陸金所購買的本身就是億聯銀行的產品,合作終止后,會有一個平穩過渡的階段,客戶只需正常下載億聯銀行APP,之前的存款信息等都可在銀行APP上看到。
陸金所客服人員稱,自2022年12月29日10時起,客戶之前在陸金所平臺購買的億聯銀行產品需要通過下載億聯銀行APP、微信銀行、小程序并完成認證登錄并同步陸金所已開立的億聯銀行賬戶后,通過億聯銀行APP、微信銀行、小程序辦理。
2021年1月15日,銀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營網絡平臺提供營銷宣傳、產品展示、信息傳輸、購買入口、利息補貼等服務。
針對存量業務,通知指出,在通知印發前,商業銀行已經開展的存量業務到期自然結清。相關商業銀行要落實主體責任,做好客戶溝通解釋工作,穩妥有序處理存量業務。
官網顯示,億聯銀行由中發金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等七家民營企業于2017年5月在吉林省發起設立,是東北首家民營銀行,也是四家獲準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線上存、貸款業務的互聯網銀行之一。
億聯銀行2022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622.4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51億元,增長3.92%;負債總額589.7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2.96億元,增長4.05%;實現營業收入8.52億元,凈利潤0.67億元。
陸金所全稱是上海陸金所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紐交所上市公司陸金所控股旗下線上財富管理信息服務平臺,成立于2011年9月29日,注冊資本金8.37億元。
陸金所控股發布的2022年未經審計的三季度財務業績報告顯示,財富管理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陸金所控股的平臺注冊用戶數增長至5260萬人,活躍投資者數由1530萬人增長至1550萬人。但12個月投資者留存率為95.1%,較上年同期的95.9%小幅下降;管理客戶總資產規模4168億元,同比下降2%。(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