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瑩)11月以來,央行、銀保監會及證監會等部門從信貸、債券、股權“三支箭”接連打出一套組合拳;同時支持民企融資“第二支箭”“金融16條”等政策陸續頒布。
盡管利好政策頻頻落地,人們卻仍能清楚感知到房地產行業經歷的一段“不輕松”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在過往,這份“不輕松”基本反映在任何一家房企身上,即便一些房企展現出足夠的發展韌性。以遠洋集團為例,1-11月,遠洋集團實現銷售額895億元,同比下滑超兩成。
【資料圖】
不過,由于銷售表現優于同行,遠洋的排名上升了近10個名次,并成功站穩TOP20。近日,在擁有近2200億元未提用授信額度的基礎上,遠洋集團再獲超680億元的授信額度。同時,遠洋集團將成都遠洋太古里項目以公允的價值轉讓,成功回籠近56億元現金。
在行業發生深刻變革的2022年,業內房企積極主動作為值得探究,不妨就從遠洋近期新獲680億元授信支持說起……
新獲超680億元授信支持
作為行業內少數保持穩定經營的房企之一,遠洋不出意外地收獲了青睞。上月末,山東工行與遠洋集團等10家房企達成戰略合作,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不低于200億元。
12月15日,遠洋集團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遠洋集團獲得500億元的綜合授信支持。次日,遠洋集團又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簽約,再獲180億元意向性授信額度。
事實上,自從相關政策出臺后,遠洋集團新獲授信的時間并不是最早的。對此有專業人士指出,一方面因為首批惠及名單多為優質的民企,如碧桂園、龍湖等;另一方面,遠洋集團原有的授信額度已足夠高,截至2022年6月,遠洋集團已獲批尚未提用授信額度近2200億元,遠高于同規模房企,且去年授信均獲得正常續期。
而今,一系列關鍵的信貸支持也顯示出金融機構對遠洋的認可,從而助力其保交付、保品質等工作的持續開展。據悉,今年1-11月,遠洋集團累計完成近4萬套房源交付,整體交付品質位列規模房企TOP10。銀企雙方的行動也有望成為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有效實踐。
開年以來,由于銷售疲軟、融資渠道收窄,各家房企此前均面臨著流動性壓力,遠洋集團亦不例外。不過,遠洋集團及時完成各項公開債務兌付,成為行業里極少數保持穩定經營的房企之一。2022上半年,遠洋集團償付各類有息債務超過人民幣130億元,及供應鏈ABS約人民幣66億元;8月完成15億元公司債償還;11月中旬,又完成了一筆10億元公司債的如期兌付。至此,年內到期信用債均已償還完畢。12月中旬,遠洋集團完成10.42億元ABS產品兌付。
將重資產變現
眼下,房地產業內“存量時代論”與“增量時代論”交戰正酣。而縱覽過去幾年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狀況,也不難得出結論:無論持哪種觀點,本質都是行業已經走到了需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的時候,轉型已經勢在必行。
本輪房地產市場大調整之下,房企們紛紛調整了發展戰略,聚焦主業、聚焦核心城市、輕資產模式是比較常見的關鍵舉措。
與中國工商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當日,遠洋集團發布公告,分階段轉讓成都遠洋太古里50%股權及物管公司50%股權,由合作方太古地產接手,總對價為55.5億元。
得益于資產的優質,遠洋在這筆交易中獲利頗豐。公告指出,此次合并交易為遠洋集團整體產生的凈收益約為13.87億元。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對此評論,該出售事項將為遠洋提供額外流動資金,對其信用帶來積極影響。遠洋可以使用該筆資金補充流動性,以滿足其未來6-12個月的部分再融資需求。
輕、重資產的互搏,是當下遠洋集團這類房地產企業亟需調和且必經的陣痛。這次成都太古里交易再次說明,輕資產化是遠洋集團的既定戰略,推進不動產輕資產化的相關具體舉措正不斷深化。
業內人士也認可這筆交易的意義:在當前地產行業融資普遍收緊的大環境下,該筆交易可使遠洋集團實現現金回流、優化資產配置、穩定市場信心、守住信用底線。退出部分項目回籠資金,也有助于遠洋聚焦住宅開發主業,更好地應對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實現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自2021年12月以來,遠洋集團通過持有物業的輕資產化模式,已回籠資金逾150億元。比如今年6月,遠洋將位于豐臺區麗澤商務區的北京銳中心項目出售給平安人壽,作價50.15億元;11月,又將北京中國人壽金融中心10%權益交給了中國人壽地產平臺國壽置業,作價2.33億元。
克而瑞分析曾指出,遠洋的輕資產化,可以提前回收資金使自身發展更穩更快,是典型的“落袋為安”。遠洋將“現金”作為重中之重,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種態度也注定遠洋在債務兌付方面會有所建樹。
配股、資產轉讓 優質企業主動求變
一手大額授信,一手回籠資金,顯示出遠洋集團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的主動作為。這背后的實質目標仍然為了更好的活下去。
近一個月以來,遠洋集團的股債齊漲,其中“15遠洋03”、“15遠洋05”漲幅翻倍。可以預見,市場的信心正在修復。再加上穩定的銷售回款和成都太古里交易近56億元的凈現金流入,遠洋集團在行業出清階段走出了一條遠洋式思路。
分析人士稱,“只有先活下去,接下來的一切才有意義”。近期,行業利好不斷,相關部門從信貸、債券、股權三個方面對房企融資給予支持。
中信證券表示,三箭齊發是近10年來地產領域鮮有的放松和激勵,政策趨勢非常明確,房地產已具備復蘇的前置條件。不過,這輪復蘇比之前都要困難,從政策底到市場底的時滯也被拉長,商品房銷售有望在明年二季度顯著復蘇。
這也就意味著,若房企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單靠三支箭外部輸血,可能無法讓風險處置軟著陸。在此背景下,房企正抓住當前的政策利好期,加速回籠資金、加速減負債、降桿桿。萬科、碧桂園、新城控股等近20家房企加速推進股權融資。
遠洋集團轉讓遠洋太古里的操作,亦是當前市場環境下對抗風險、確保經營安全的務實之舉。
12月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顯然,在如何提前防范風險方面,遠洋集團已經開始行動。(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