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題:中國虛擬電廠建設將進入黃金期
作者 張夏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陳剛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
近日,有報道稱特斯拉已獲準在得州開始建設一座“全州范圍的市場設計試點”虛擬電廠(VPP),可將Powerwall(能量墻)客戶的電力接入得州電網。在此之前,特斯拉已在美國加州、澳大利亞、日本建設虛擬電廠,同樣面向能量墻用戶。在電力富余時段,將光伏發電能量儲存在能量墻中;電力低谷時段,則從能量墻向電網供電。其中,在加州地區,特斯拉已與太平洋燃氣與電力公司(PG&E)合作開展虛擬電廠項目,能量墻用戶可注冊加入。特斯拉將向這些用戶發送通知,告知緊急響應需求時間段,用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參加。能量墻用戶每向電網輸送1千瓦時電力,便可獲得2美元補償。當時,共2342個能量墻用戶參與緊急響應活動,共計輸出16兆瓦電力,效果堪比一個小型發電機。特斯拉多點布局的虛擬電廠是什么?在中國國內發展如何?
虛擬電廠是通過數字化手段聚合并協調分布式能源參與電力市場運作的軟件平臺系統。虛擬電廠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實現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微網、電動汽車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協同優化,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的電源協調管理系統,主要由發電系統、儲能設備、通信系統構成。作為電網的“智能管家”,虛擬電廠將分散式電源和負荷化零為整,既可以作為“正電廠”向電力系統供電,也可以作為“負電廠”消納系統的電力,起到靈活的削峰填谷作用,助力電網系統保持實時平衡。
我們認為,虛擬電廠不僅能夠節約電廠和電網投資成本,同時具有節能和減碳效益,疊加近年來中國國內不斷發布虛擬電廠支持政策,虛擬電廠建設將進入黃金期。
虛擬電廠能夠有效節約投資成本。中國能源資源和需求中心逆向分布,因此形成了“西電東送”的資源配置格局。隨著東部地區用電比例不斷上升,中國東西部電力供需關系趨緊,電力峰谷差矛盾日益突出,各地年最高負荷95%以上峰值負荷累計不足50小時。根據國家電網測算,通過火電廠實現電力系統削峰填谷,滿足5%的峰值負荷需要投資4000億元;而通過虛擬電廠,在建設、運營、激勵等環節投資僅需400億-570億元。虛擬電廠在使用過程中有較大的節能和減碳效益。虛擬電廠節電過程中對環境無污染,且成本較低,能獲得顯著的碳減排效益和更高的經濟效益。2021年5月,國家電網在上海開展了中國國內首次基于虛擬電廠技術的電力需求響應行動,僅一個小時的測試,產生了15萬千瓦時的電量。在這次測試中,累計調節電網負荷56.2萬千瓦,消納清潔能源電量123.6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量約336噸。
2021年以來,中國不斷發布虛擬電廠支持政策。2021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依托“云大物移智鏈”等技術,進一步加強源網荷儲多向互動,通過虛擬電廠等一體化聚合模式,參與電力中長期、輔助服務、現貨等市場交易,為系統提供調節支撐能力。截至目前,已有天津、上海、北京等省市將虛擬電廠建設納入“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或能源發展規劃中,政策主要涉及虛擬電廠需求響應、輔助服務等,支持舉措包括推動虛擬電廠示范項目建設、探索商業模式、鼓勵參與市場交易等,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專項政策和實施方案發布。(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