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曼)1月10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同意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90億元的信息。增資后,國壽財險注冊資本由188億元變更為278億元。
除國壽財險外,2023年開年,愛心人壽、太保產險相繼傳來“補血”成功的消息。在業內看來,隨著償二代二期規則落地,保險公司有較大的補充資本需求。
(資料圖片)
2022年險企獲批增資近230億元
2022年1月份,中國人壽財險發布公告稱,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增加注冊資本方案的議案,同意公司股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現金出資的方式向國壽財險增資90億元,將公司注冊資本金從188億元增為278億元。
2023年1月10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同意國壽財險增加注冊資本90億元的信息。批復日期為2022年12月22日。本次增資成功后,國壽財險通過增資成為財險機構中注冊資本金最多的機構。
對于增資目的,中國人壽財險曾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增資有助于提高公司承保能力,提升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推動公司健康持續發展。
2022年,《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即“償二代二期規則”)實施,該規則對實際資本認定更為嚴格,同時優化最低資本結構。償二代二期規則落地后,部分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出現下滑。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納入會議審議的181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2%,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9.7%。這兩個指標相較2021年三季度末分別減少了28個百分點和87.6個百分點。
東方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償二代二期工程的實施對于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產生較大的下行壓力,但大型險企憑借豐厚的資本實力仍能實現遠高于監管紅線的償付水平。因此,償二代二期工程對其整體影響有限,各大險企會依舊根據自身戰略需要來推動業務發展,而部分資本實力較弱的中小險企或將通過調整資產配置與負債結構,或通過資本募集來滿足監管要求。
在國壽財險之前,1月3日,北京銀保監局公布愛心人壽3.2億元增資獲批的批復。這是愛心人壽成立五年來首次增資引入新股東。
愛心人壽在《2022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預測,2022年四季度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或低至23.8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或低至47.60%。為此,愛心人壽決定啟動增資流程。愛心人壽表示,預計增資完成后,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將明顯提升,并符合各項償付能力監管要求。
中新經緯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信息統計,2022年共披露23家保險機構變更注冊資本,擬增資、擴股總額288.15億元。截至2022年末,監管合計批復險企增資數額接近230億元。
整體看來,2022年監管對險企增資的通過率較高,23家擬增資企業當中,15家企業獲批。2023年,其他公司的增資能否獲批,仍未可知。
太保產險獲批發行不超過100億元資本補充債
永續債或成險企“補血”新渠道
在尋求增資的同時,險企還會選擇以發債方式補充資本。在業內看來,相比增資,保險公司發債受到的約束相對更少,發行周期更短,發行成本更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發債要求險企還本付息,相對增資比較容易,而且認購方不直接參與公司管理。
1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太保產險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的批復稱,同意太保產險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100億元。批復日期為2022年11月22日。
中新經緯查閱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現,2022年,除太保產險外,監管批復了工銀安盛人壽、人保健康、利安人壽、國任財險、海保人壽、泰康養老、太平再保險、民生人壽、英大泰和財險、中郵人壽10家險企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的請示,合計發債規模不超過328億元。
除已發行完畢的債券,2022年還有多家險企的發債計劃尚未落地。如中國人保擬發行180億元資本補充債,新華保險擬發行200億元資本補充債等。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9月9日起,保險公司獲準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或意味著,險企又增加一個“補血”渠道。
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也被稱為永續債,是指保險公司發行的沒有固定期限、含有減記或轉股條款、在持續經營狀態下和破產清算狀態下均可以吸收損失、滿足償付能力監管要求的資本補充債券。
在業內看來,業務規模較高、經營發展穩健的中型保險公司,未來將是永續債投資者的理想投資標的。社?;?、養老基金和保險資金都是永續債潛在的長期投資者。不過,截至目前,保險公司永續債的發行情況仍屬空白。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