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12月食品價格明顯分化,肉價下跌菜價上揚
作者 溫彬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應習文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1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8%,環比持平。
我們認為,這一數據符合預期。從具體數據來看,疫情、節日與周期因素疊加,食品價格明顯分化,體現為肉類價格的全面下跌和蔬菜、水果價格的季節性上漲。
豬肉價格的下跌源于自身周期和疫情擾動兩方面的因素。2022年12月豬肉價格環比下降8.7%,在前期漲幅較大的情況下,豬肉受疫情影響需求明顯轉弱,前期壓欄惜售行為轉為集中出欄,價格出現急跌。牛肉、羊肉價格出現反季節下跌,12月牛肉、羊肉分別環比下跌0.1%和0.5%,推測是疫情導致居民飲食清淡壓低了需求。鮮果、鮮菜價格分別環比大漲4.7%和7%,是食品價格反彈的最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冬季供給偏弱,以及2023年春節移至1月引發的節日性上漲效應提前。
能源價格則明顯回落。隨著全球衰退預期增加,2022年12月全球能源價格保持弱勢,中國11月下旬以來成品油價格三連跌,CPI中能源相關分項偏弱,雖然居住類的水電燃料環比持平,但交通工具用燃料環比大幅下降6%。
疫情影響下核心CPI小幅上升。2022年12月中國各地第一波疫情高峰來臨,對經濟產生了一定沖擊,但核心物價的表現略高于預期。12月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CPI環比小漲0.1%,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同比上漲0.7%,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
耐用消費品表現回暖。2022年12月衣著價格環比上漲0.1%,主要是冬裝上市的季節性效應仍在。三大耐消品呈現“兩升一降”,結束此前數月的偏弱格局。其中,家用器具環比上漲0.5%,通信工具環比上漲1.7%,僅交通工具環比小跌0.2%。家庭“大件”消費的好轉表明居民消費信心有一定程度的回暖。
服務類價格受疫情和節日提前等因素綜合影響。家庭服務、郵遞服務、其他用品及服務分別環比上漲0.5%、0.2%、0.4%。一方面疫情影響服務供給,另一方面春節效應較往年提前,家政、快遞、機票等服務項目的價格均有所上漲。不過旅游、教育、醫療、通信四類服務則環比持平,使得整體服務類價格環比小漲0.1%,仍保持相對溫和。租賃房房租環比下降0.1%,連續4個月環比下降,反映疫情影響下地產與商業景氣度仍偏低。(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