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18日召開1月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提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更好發揮外資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的作用。
有媒體提問:“請問國家發改委今年在利用外資、境外投資等方面,將會有哪些具體安排?”
金賢東表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重點是“三個持續”。一是持續落實已出臺各項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抓好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落實,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更好發揮外資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持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部署,有序推進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開放。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清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保障外資企業平等適用各項政策。
三是持續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工作。充分發揮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作用,推動前六批重大外資項目加快實施,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協調解決項目涉及國家層面的用地、用海、環評、能耗等問題。以適當方式組織開展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為跨國公司投資和地方招商引資搭建平臺。進一步暢通與外資企業溝通渠道,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和合理訴求,為外資企業擴大在華投資提供優質服務。
金賢東還表示,促進境外投資提質增效,重點是加強指導、優化服務、完善管理、防控風險。一是加強境外投資分類指導,推動海外礦產資源開發合作,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二是優化境外投資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服務供給,支持專業服務機構發展,更好賦能“走出去”企業。三是完善境外投資全口徑管理,深入實施企業境外投資經營行為規范,指導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走出去”企業自律機制。四是健全境外投資風險防控體系,加強境外風險監測評估,及時向企業提示項目面臨的各類風險,助力“走出去”企業行穩致遠。
進一步完善全口徑外債管理方面,金賢東表示,總體上,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完善全口徑外債管理,持續優化外債結構,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有效防范外債風險。特別是在企業外債方面,突出做好“兩個強化”。一是強化制度落實。深入實施新出臺的《企業中長期外債審核登記管理辦法》,提升規范化、制度化、透明化、便利化水平,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有力支持企業利用全球資源要素拓展境內外業務。二是強化監督管理。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加強協同監管,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更好保障企業境外融資行穩致遠、提質增效。(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