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住建部網站6日消息,近日,住建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受疫情影響,人民群眾對城市綠色生態空間有了新的需求,希望增加可進入、可體驗的活動場地。在公園草坪、林下空間以及空閑地等區域劃定開放共享區域,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搭建帳篷、運動健身、休閑游憩等親近自然的戶外活動需求,是擴大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新空間的重要舉措。
《通知》明確,試點主要有四點任務:
一、摸清底數(2023年2月中旬—3月上旬)。各試點城市要認真梳理公園綠地中的空閑地、可供游憩活動的草坪區和林下空間等,以及周邊衛生間、垃圾收集點、售貨點、安全監控等服務設施配置情況,建立可供開放共享的綠地臺賬。開放共享區域應處于地形相對平整,服務設施、應急保障相對完善和便捷的區域,避開存在自然災害風險以及生態脆弱區域,避開易干擾野生動物繁衍和活動區域。
二、編制方案(2023年3月中旬—4月上旬)。各試點城市要科學編制試點實施方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公園綠地中可開放共享區域、開放時間、可開展的活動類型、游客承載量,以及完善設施配套、提升服務功能、加強植物養護管理和游客服務保障等措施。其中,開放用于游憩活動的草坪區域要根據植物生長周期和特性,可推廣地塊輪換養護管理等制度,避免植被被過度踩踏影響正常生長。鼓勵各地拓展開放共享的綠地類型,增加綠色活動空間。開放共享區域禁止使用明火。
三、開展試點探索(2023年4月中旬—10月下旬)。試點城市根據試點實施方案組織好試點工作,可結合實際分批次開放有條件的公園綠地等綠色空間。確定開放的區域通過本地媒體主動公開開放共享的區域范圍、開放時間、可開展的活動類型、使用要求等。根據人民群眾使用需求和試點中發現的問題,不斷完善開放共享區域養護管理制度和配套服務設施,提升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安全管理,遇暴雨、大風、高溫等極端天氣,應采取臨時關閉等動態管理措施,并通過通告等形式提前通知。
四、總結試點經驗(2023年11月上旬—12月上旬)。各試點城市圍繞劃定開放共享區域的選址要求、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運行、植物養護管理制度、游客服務保障和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等進行認真總結,研究編制符合本地區實際的開放共享區域劃定管理技術指南,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提出進一步開放共享公園綠地的思路和對策。
對于開展試點范圍,《通知》顯示,南方地區(華南、華東、華中以及除西藏以外的西南地區)要按照應試盡試原則,積極開展試點工作,逐步擴大開放共享區域。其他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試點城市,合理確定開放共享區域,以點帶面,逐步探索建立輪換制養護等管理機制,不斷推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