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全面注冊制下,證監會的監管任務會非常重,要把交易所、發行者隊伍等利益鏈條上一系列的機構納入監管視野,同時也要對整個市場抓好規劃,防止各個交易所為吸納融資者盲目競爭?!苯眨袊ù髮W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在接受中新經緯專訪時如是說。
劉紀鵬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參與者和見證者,被媒體稱為中國“企業股改第一人”。在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初期,他就曾提出“注冊制要處理好上市和退市、證監會和交易所兩對關系”等諸多觀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今,全面注冊制開閘,資本市場將會發生哪些變化?監管對象和制度設計需要有哪些調整?圍繞諸多問題,劉紀鵬在專訪中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 來源:受訪對象供圖
以下為采訪對話實錄(略有編輯):
中新經緯:怎么看在當下時點向全市場推出全面注冊制?
劉紀鵬:全面注冊制改革的啟動,實際上是中國資本市場從過去以政府監管為主的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全面邁進。自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注冊制改革,到此次全面注冊制改革宣布啟動已有九年。此前,科創板、創業板先行試點注冊制,現在把在主板上市的核準權下放到交易所,這個過程符合國際慣例,也是在本屆政府任期結束前完成了目標。
中新經緯:資本市場將會因此發生哪些明顯變化?
劉紀鵬:“監審分離、下放發審、做實保薦、真實供求”,這16字是化解中國資本市場體制矛盾的重中之重。
中國資本市場33年歷史,最早是審批制,也就是給各個省市、部級下放額度、指標繼而審核上市。2000年確立了核準制,由專家對上市企業的材料進行審核投票,權力集中在證監會。全面推行注冊制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向更徹底的市場化邁出重要一步,第一點重要變化就是監審分離,上市的核準權力下放到交易所,交易所通過后再來證監會備案注冊。
但需要指出的是,證監會也是有否決權的。如果監管認為材料的真實性存疑,或有舉報信等種種原因,證監會在注冊備案的環節也可以對上市予以否決。
另一個重要意義就體現在監管體制的改革上。證監會退出上市核準之后,工作重點不再是“選美”,而是集中精力去抓“壞人”。
中新經緯:證監會角色轉變后,監管的目標對象和核心要有哪些重要調整?
劉紀鵬:上市的核準權從證監會下放到交易所,這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變化,它標志著證監會在“自我革命”,把主業放在監管上,這必然意味著監管對象的轉變。
首先,監審分離、下放發審,就必須把交易所納入被監管的范疇。過去,交易所是證監會的“胳膊”“腿”,伴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出,未來必須明確證監會和交易所是兩個不同的法人之間的關系。全面注冊制下,證監會的監管權絲毫不比交易所的核準權弱。因此把行使核準權力的交易所納入監管范圍,這是證監會和交易所關系發生的實質變化,這也是今后中國證券市場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
其次,監管要切實把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而要保護好投資者,不能只想著開展投資者教育。投資者只能依賴信息披露去了解上市公司,而信息披露的真假由券商等中介機構把關。伴隨全面注冊制的落地,證監會要把開展融資者交易、發行者教育落到實處,徹底改變過去僅重視投資者教育的狀況。
我們要組織好股民、甚至投資人的隊伍,以及獨立董事協會、證券業協會、上市公司協會,共同開展對發行者的教育。發行者隊伍就包括以券商為龍頭的律師、會計師、評估機構等中介機構,以及交易所等靠資本市場養活的機構。
中新經緯:在市場主體尚不成熟、誠信法治環境還不完善的現實情況下,相關監管部門如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劉紀鵬:上市就兩個最重要的環節:上市和退市,這二者必須要同步推進配套改革。全面注冊制改革是市場化改革,但不能片面理解。上市的窗口打開,并不意味著只要有申報材料就可以批準上市?,F在主板上市還保留著一些高門檻,這種差異化管理我很贊成。中國的投資者還不夠成熟,改革要一步步來,不能一蹴而就。
但光做好上市還不夠,否則就成了只進不出。一提起退市,會有各種考慮,投資人不愿意賠錢、職工安置成了問題、地方政府也來說情。但需要明確的是,入口市場化,出口也要市場化,注冊制的健康發展必須遵循嚴格的退市制度。如果上市公司在股價、利潤等方面不達標就要立刻退出。
另外,也要提高投資者素質,并做好融資者、中介機構的信息披露服務,否則中國的股市永遠成熟不起來。
中新經緯:為了發揮注冊制應有的作用,你還有哪些建議?
劉紀鵬:除了交易所要納入監管、做好上市的出入口管理,另外也要做好規劃,這里面涉及股市的供求關系。
全面注冊制下,上市由各個交易所把握,而各個交易所每年要從資本市場收取一定的費用。如果三個交易所都比著敞開上,你標準低,我標準比你還低,放低對利潤的審核、對大股東的禁售期限制等,就會導致發行人爭相去搶低門檻的交易所上市。
中國資本市場正在蓬勃興起、被寄予厚望。證監會要根據市場投資者的承受能力和反應做好規劃,這也是落實好注冊制的關鍵。每年的金融工作會議,要對三個交易所每年大概融資多少,有多少企業有數。如果由著性子上,市場不能承受,大盤的質量也上不去。
所以,全面推開注冊制是向著正確的市場化前進了一步,同時也要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監管歸證監會,并且在監管之外,做好規劃,不能使交易所盲目競爭。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馬靜:maj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