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報價兩個月跌幅近40% 機構判斷硅片有望率先企穩
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時隔四個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重啟硅料報價。本周,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為17.82萬元/噸,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17.62萬元/噸。綜合其他機構報價數據,硅料已全線跌破20萬元/噸,作為對比,去年10月底時,硅料價格還在30萬元/噸上方。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InfoLink Consulting給出的致密料均價為19萬元/噸,周環比跌幅達20.8%,報價水平仍略高于硅業分會等其他機構。但這并未阻礙硅料下跌勢頭,本周硅料最低價格已下探至15萬元/噸左右,同時,也有更低報價出現。
硅業分會指出,近兩月硅料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硅片企業7~10天的高庫存狀態持續,且可靈活調節開工率,硅料的實際需求和預期需求明顯減弱,而同期硅料企業擴產增量仍在持續釋放,可見的市場供大于求局面使得部分潛在庫存壓力較大的企業率先讓價成交,導致近期硅料價格呈現大幅下跌走勢。
多家機構均關注到硅料供給及庫存提高的情況。硅業分會數據顯示,由于新建產能投產或爬坡等因素,去年12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約9.67萬噸,環比增加7.4%;InfoLink Consulting也談到硅料環節有效供應量增長趨勢不變的情況,雖然1月整體簽單出貨量預計有潛力環比回升,但是悲觀預期月底的庫存規模仍將增高,本月底庫存量環比繼續增加。
記者注意到,與InfoLink分析的側重點有所差異,硅業分會判斷稱,隨著一季度終端光伏項目啟動以及春節備貨需求,積壓庫存也隨之日漸消化,硅料價格跌幅和跌速都將逐步放緩。
在本輪降價潮中,各環節二三線以及新勢力企業的情況備受關注。
InfoLink Consulting提到,隨著硅料價格大幅補跌,一季度陸續會有個別二三線廠家減產,并且二三線硅料廠家已經形成難以簽約的困境。該機構判斷,春節假期之前硅料價格仍有大幅下降空間,硅料環節已經開啟激烈競爭模式,2023年硅料供應分層、價格分化的趨勢演變速度只會提前加速。
不久前,硅料新勢力青海麗豪的董事長段雍公開稱,2022年底光伏市場價格發生逆轉,網絡上充滿了“崩場”,穩定則是信心所在,能源安全、雙碳目標下,以光伏新能源為主的可再生能源賽道足夠的長和寬,這是穩定的信心所在,一切嘈雜之后陽光下依然燦爛。
多家機構數據顯示,硅片環節在經歷了連續數周“斷崖式”下跌后,本周不同規格硅片產品跌幅普遍甚至超過20%。此前,機構也已經提示了拉晶環節面臨虧損的風險。
硅業分會提到,硅片企業大幅降低開工率,一是因為下游對于原材料降價持觀望態度,在下行市場中采購積極性不高;二是因為多數企業面臨單瓦凈利潤虧損的風險。該機構判斷,按目前原材料和硅片降價速率來看,拉晶環節利潤基本無法覆蓋硅料成本,因此多數企業開始大幅降低開工率,供應過剩問題預計在今年一季度有所緩解。
當然,好的一面是,硅片跌價或已接近尾聲。硅業分會認為,本周硅片環節庫存已消化殆盡,同時硅片價格也基本觸底,產業鏈價格跌勢將從硅片環節開始逐步呈現企穩跡象。InfoLink指出,雖然硅片仍有下跌空間,但已逐漸收窄,182硅片也有望陸續止跌,下降動力減弱。
InfoLink Consulting也關注到硅片供應收縮以及需求好轉等有利因素對硅片價格可能形成的短期支撐,但該機構特別提到,長期來看,硅片環節面臨日趨嚴峻的“有效產能”過剩趨勢,即考慮小尺寸拉晶爐對應產能淘汰的情況下,拉晶產能也在面臨過剩危機。2023年硅片環節整體稼動水平與價格水平之間的權衡問題會愈演愈烈,另外對于N型硅片的供應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差異,將會成為今年新的觀察點。
其他下游環節方面,InfoLink的數據顯示,182、210電池本周均價0.8元/W,降幅15.8%;182、210組件均價1.85元/W,降幅3.4%。該價格水平與其他機構報價基本相當。
電池、組件跌價幅度不一致的情況令組件廠家利潤持續回暖,市場各方對于上游價格何時充分傳導至組件環節頗為關注。InfoLink稱,考慮到春節假期影響、一季度新簽單大多都是2月開始拉動,而2月新單價格報價已來到每瓦1.68元~1.78元,預計1~2月組件價格將會出現較明顯的跌價。
此前,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公開回應了“硅料跌價,組件是否會跟跌”的問題,他認為“大概率不會,或者說沒有那么快反應,或者說不需要那么快反應”。
李仙德表示,現在的N型TOPCon產品的性能價值完全可支撐它在目前的價位水平;如果要降,也是因為公司N型硅片規模更大、良率更高、供應鏈更穩定、生產成本更低,愿意把多出來的利潤讓利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