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六部門:加快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13日對外發布的《加快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體系不斷豐富、綠色循環低碳的創新發展生態。
生物基材料是指以可再生的生物質為原料,或經由生物制造生產的產品,包括但不限于含碳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中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迅速,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產業技術體系,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骨干企業逐步壯大,重點產品應用漸廣。但目前生物基材料主要還是基于糧食原料。
工信部解讀稱,與基于傳統糧食原料規模化生產生物基材料路線相比,非糧生物基材料要以大宗農作物秸稈及剩余物等非糧生物質為原料來生產。目前,國內基于非糧生物質的生產技術正處于攻關爬坡階段,工業菌種(群)與酶蛋白功能元件制備、非糧生物質標準化采收保存及預處理、非糧生物質高效糖化、非糧生物質糖替代傳統糧食發酵轉化等關鍵平臺技術正待突破。
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體系不斷豐富、綠色循環低碳的創新發展生態,非糧生物質原料利用和應用技術基本成熟,部分非糧生物基產品競爭力與化石基產品相當,高質量、可持續的供給和消費體系初步建立。
行動計劃提出了五項重點任務:突破非糧生物質高效利用關鍵技術、推進技術放大和應用示范、強化滲透能力拓展應用領域、培育龍頭企業和特色產業基地、強化產業支撐體系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