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就網傳出現藍環章魚作出回應 還有哪些海鮮食用需注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唐唯珂 廣州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17日,一位深圳的網友發帖稱,家人幾日前曾在山姆福田店買了一盒冷凍小章魚,打開發現里面有一只藍環章魚。此前,1月16日晚,微博有網友發帖稱,在火鍋店菜品里看到了疑為藍環章魚的生物。16日也有其他網友表示在火鍋店發現藍環章魚。
18日早間,山姆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供應商的產品,公司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查驗供應商的相關資質證明,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在了解到該網友在微博上發布的相關言論后,山姆再度向供應商進行了核查,該產品原料確認出自中國海域,且工藝過程涵蓋對藍環章魚的控制。同時,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也到該網友提及的門店進行了檢查,未發現異常。截至目前,山姆也從未收到其他會員的類似反饋。在此,該公司懇請網友在有疑問的情況下,請先聯系公司對情況進行核實確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社會困擾和大眾恐慌。
何為藍環章魚?
相關資料顯示,藍環章魚(學名:Hapalochlaen maculosa),隸屬于章魚科,俗稱藍圈章魚,豹紋章魚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可以飼喂小魚、蟹、蝦及甲殼類動物,藍環章魚本身并不分泌毒素,它的毒素一般由其寄生唾液腺和肌肉中的河豚毒素(TTX)引起。體型柔軟,但其嘴部非常銳利,甚至能夠刺穿潛水員的潛水衣。
藍環章魚比較害羞,經常躲在海岸邊的水里,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大多數對人類的攻擊發生在人們把它撿起來或拿近點瞧一瞧的時候。很多被咬的人都忽略了藍環章魚的殺傷力,被蜇刺的傷口很小,幾乎沒有疼痛感。
但藍環章魚會通過傷口把毒液注射到人體內,毒性迅速擴散,被感染者會覺得呼吸困難或難受,重者致死,輕者也需治療三四周才能恢復健康。相關專家也提醒大家一定不要輕易去觸碰未知生物,特別是海洋里的生物,即使是一只小小的雞心螺,它一滴毒液也足夠放倒20個成年人。
還有哪些鮮活水產可能帶毒?
常見的帶毒海洋生物主要有:貽貝(又名海虹、青口)、織紋螺、蛤類、牡蠣、扇貝、河鲀。要說明的是,我國已經有條件地開放了紅鰭東方鲀和暗紋東方鲀的養殖、加工和食用,食用其他品種的河鲀魚或來歷不明的這兩個品種的河鲀魚均有可能中毒。
除此之外,水產的鮮活度也很重要,由于大多數水產品肉質細嫩、滋味鮮美,肌肉中含有較高的氨基酸,這些水產品在死亡后,體內的氨基酸會大量分解形成各種生物胺,其中以組胺最為常見,人體攝入過多生物胺容易導致一系列食物過敏反應,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危及生命。
其次,死亡水產品體內細菌大量繁殖,也可能引起大量細菌毒素的累積。因此,廣大消費者應盡量食用鮮活的水產品,但是由于有些水產品保活困難,或者產地離消費區域較遠,為了儲運方便,只能使用冰凍水產品或者預制水產品。無論如何,消費者不得食用已經長時間死亡后儲存不當,甚至有異味、發生變質的水產品。
河蟹、甲魚、黃鱔、烏龜、鰲蝦、貝類等水產品要吃活的。沙丁魚、秋刀魚、鮐魚、鯖魚等青皮紅肉魚死亡后特別容易造成組胺分解,從而引發組胺中毒,因此要特別注意此類魚的保鮮。
相關專家也提醒大家,不要食用來歷不明,不熟悉甚至不認識的水產品。不得食用腐敗變質的水產品。要食用鮮活水產品,冷藏、冷凍及時,或者加工后保存得當的水產品。一旦發現水產品變質,無論多么貴重,都應該分類丟棄,避免被他們誤事。不得過量食用水產品。
由于海鮮中含有較多的嘌呤物質,不宜大量食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日吃魚、蝦類食物在50-100克為宜。
此外要科學避免水產品二次污染。生熟要分開,盡量不吃隔夜菜,水產品要盡量煮熟煮透后再吃。生食刺身的時候要注意刺身的新鮮、不要食用淡水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