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激烈,同質化高,年輕品牌能殺出調味品賽道嗎
(資料圖片)
調味品行業最近迎來一批年輕“網紅”。
1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復合調味料企業江蘇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于近日完成2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為江蘇省產業基金,物產中大集團、溫氏股份旗下溫潤投資。這家成立于2017年的年輕品牌于2021年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2022年營收超過10億元,凈利潤超1億元。
近幾年,眾多新品牌入局調味品賽道。成立于2020年的復合調味料品牌加點滋味在2021年獲1億元A輪融資,成立于2020年的潮汕風味復合調味品牌仙味爺爺于2021年獲得6000 萬元Pre-A輪融資,禧寶制研、小熊駕到等新銳調味品牌也連續獲得融資,其中不乏知名投資機構。
新銳品牌屢獲融資背后是調味品行業特別是復合調味品市場的火熱。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調味品市場規模達7270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2702億元,同比增長59.15%。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復合調味料市場規模為1488億元,2016-202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4.7%,增速超過調味料行業平均水平。
盡管賽道火熱,但當下復合調味品領域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問題,新興品牌能否分得一杯羹還不好說。為吸引消費者,品牌們大多從消費高頻的熱門口味、品類切入,數據顯示,千億復合調味品市場中,川調品類就有近800億元市場,這也導致許多品牌的當家爆款產品相似。比如吉得利的大單品0糖0脂醬料、空氣炸鍋調味腌料在小熊駕到、椒達人品牌中都能找到;加點滋味、川娃子、蜀中桃子姐也均有相似的缽缽雞調料爆品。復合調味品品牌急需打出差異化。
同時,年輕消費群體對產品的需求迭代速度更快,復合調味料的消費場景與外賣、預制菜形成競爭,品牌需要及時升級、不斷推出新品,這對于發展時間不長的年輕品牌們來說,在研發實力的比拼上面臨考驗。
新品牌盯上的風口,老企業也沒閑著。傳統調味品企業紛紛將復合調味品視為第二增長曲線。海天味業推出了黃豆醬、拌飯醬、火鍋底料等產品;千禾味業推出火鍋醋;廚邦推出金獎牛油火鍋底料、火鍋鮮蠔油等。資本市場上也掀起復合調味品的浪潮,2022年,復合調味品公司寶立食品在上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椒麻味型復合調味品公司幺麻子更新招股書準備上市,元氣森林投資了知名辣醬品牌“阿香婆”所屬企業太陽食品……與大企業的資本實力、渠道能力、產能優勢相比,新品牌面對的競爭壓力不小。
專家認為,復合調味品是新的增長市場,匹配的是新生代的消費思維跟消費行為,新銳品牌具備年輕化創新力和互聯網思維,也易獲得資本的追捧。目前來看,復合調味品市場中品牌雖多,但尚未有真正的寡頭出現,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廣科院旗下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表示,年輕群體在消費市場所占的份額越來越突出,針對這一群體的偏好和習慣推出的產品定位甚至是營銷手段,是這些新調味品品牌的潛在成長基礎,年輕人的消費潛力可以被轉化為市場空間成長預期。對于產品同質化問題,品牌營銷是一方面,但基礎仍是研發創新,形成品牌自己不易模仿超越的差異性。
就上述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采訪了吉得利品牌方面,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