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儀回歸冷靜期:供應穩定價格回落 創新仍是行業發展硬核
血氧儀本身并沒有高端的技術壁壘,網絡渠道在售品牌眾多,龍頭企業盡管占據優勢,但缺乏多元化的布局和主營產品偏低端等特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唯珂 實習生 李妍靜 廣州報道
【資料圖】
“我這算是被割韭菜了,買完還沒郵到家呢!就大跳水了?!?/p>
1月16日,“N95口罩血氧儀價格大跳水”沖上熱搜,不少人吐槽血氧儀和N95降價,心情像股票跌了一樣。
去年12月,部分線上平臺的血氧儀被炒至千元,且一儀難求。僅僅過了一個月,與口罩、抗原檢測試劑盒等此前火熱的防疫物品一樣,血氧儀也加入了降價隊伍。
隨著多地陸續公布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過,之前曾漲到200甚至300元以上的血氧儀,也默默地將價格調到了百元以內。
回歸冷靜期
“我奶奶有肺病,買的時候是為了日常監測,我想著如果家里面有人陽了也可以用?!苯K的劉小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去年12月8日購買了53元的康泰CMS50DL型號的血氧儀,因為當時有活動便宜了不少,沒想到后面血氧儀價格一下升一下降的,只能慶幸自己買得早。
像之前的口罩、抗原檢測試劑等防疫物資一樣,血氧儀也難逃降價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淘寶、京東,以“血氧儀”為關鍵詞搜索,目前血氧儀的價格大多在98-139元之間,部分血氧儀價格甚至低至22.55元,且大多為現貨,可當天發貨。
此前血氧儀因“沉默性缺氧”問題受到人們關注,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而血氧儀的成本本身不高,正常情況下,一個血氧儀的成本在幾十元左右。
康泰醫學2019年財報顯示,其血氧儀的單位成本為41.46元。如果廠家規?;a的程度越高,成本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當市場有相應熱度后,上游廠家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價,加上人力成本、物流等因素,傳導至終端的價格也就不斷上漲,上漲的價格也吸引著供應商擴大產能。
1月13日,全球最大的脈搏血氧儀供應商之一康泰醫學表示血氧儀日產能已提升至15萬臺,正在開足馬力生產,盡全力滿足市場需求。深圳京柏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面也表示,市場需求量增大后,京柏醫療投入了近500萬元左右的資金增加產線,擴大產能。目前,公司血氧儀生產情況正常,日產能5.5萬臺左右。
盡管有不少企業表示要擴產,也有企業還在保持觀望,猶豫是否要擴產。樂普醫療表示,若提高產能,公司擔心供需恢復正常后,是否會造成新建產能的浪費。
樂普醫療的擔憂并不是沒有原因。不同于口罩、抗原檢測試劑等耗材類產品,血氧儀使用年限為3-5年,且一“儀”可多人使用,隨著物流人力等恢復,市場也回歸冷靜期,血氧儀的市場需求也趨于平緩,市場行情正由于供不應求向供需平衡、供大于求轉變,被炒高的價格回歸到合理的價格水平才是常態,盈利空間或將逐漸壓縮。
再度獲利 國內需求暴漲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28日,國家藥監局和各省藥監局已批準101個血氧儀產品上市。其中具備指夾式脈搏血氧儀生產資格的廠家有27家。龍頭企業包括康泰醫學、魚躍醫療以及樂普醫療這三家上市公司。
家用指夾式血氧儀成為市場“圍剿”熱點時,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血氧儀的生產企業股價暴漲。但隨著供應進入穩定,股價也出現一定程度回落。
事實上,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時,血氧儀就“小火”過一把,相關企業踩著市場風口實現了一波盈利。醫療器械龍頭企業康泰醫學的財報顯示,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3.87億,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飆升了3倍,達14.01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暴增261.84%和731.37%。除此以外,與康泰醫學相似,魚躍醫療在2020年營收67.26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呼吸供氧產品實現22.6億元的銷售額,增長85.5%。
2020年國外暴漲的需求讓血氧儀企業嘗到了甜頭。2020年,康泰醫學國內收入同比增長180%,國外收入同比增長了290%。2020年上市當天,該股創出A股開盤奇跡。盤中一度暴漲2800%,市值最高飆升至1200億。而魚躍醫療對比更懸殊,國內同比增長26%,國外同比增長了136%。
盡管突增的血氧儀銷量讓企業獲得了一波業績,但隨著疫情的變化,血氧類的產品銷售也是沉浮不定,疫情一旦放緩,企業營收也隨之下降, 2021年康泰醫學股價累計跌幅67%,2021年其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約9.09億元,同比減少35.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52億元,同比減少42.56%。
而2022年,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演講中提及,應警惕高齡老人的“沉默性缺氧”?!叭绻毖醵虝r間內不能得到糾正,病人很容易進展到危重癥肺炎。”隨著“沉默性”缺氧這一概念的提及,國內曾經被扼住的需求釋放,又再度引起了一波搶購潮。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賀濱認為,血氧儀經過這一波的市場滲透后,廠商很難再獲得新一輪增長。
行業仍需創新
與此前炒熱又迅速冷卻的其他防疫物資一樣,血氧儀并不能保證相關醫療企業可以得到持續性增長,供給端大規模放量時,血氧儀的價格也隨之下降。
血氧儀本身并沒有高端的技術壁壘,網絡渠道在售品牌眾多,各中小品牌也企圖能在這個市場分到一杯羹,龍頭企業盡管占據優勢,但缺乏多元化的布局和主營產品偏低端等特點,也迎來了瓶頸。
醫療器械賽道過去受到疫情影響,行業景氣度較高,而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以及市場需求逐漸消退,作為國內家用醫療器械龍頭的魚躍醫療、康泰醫學等公司,也難挽業績低迷之勢。
2022年前三季度,康泰醫學營收4.62億元,同比下降35.75%;凈利潤則大降39.53%,至1.74億元;魚躍醫療營收51.16億元,同比下降3.65%;凈利潤11.35億元;同比下降 15.99%;樂普醫療的營收和凈利潤則同比分別下滑10.11%和5.78%,至77.62億元、18.1億元。對比此前2020-2021年的業績增速,皆不可同日而語。
目前國內血氧儀市場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監測精度達醫療級的產品較少、性價比不高等問題,亟需尋找破局之路。適用性、監測精度、運動性能、成本控制成為考察指夾血氧儀研發及生產企業的重要指標,研發新的產品或成為破局之道。
隨著疫情對業績影響的減弱,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重圍,關鍵還是得看各家企業的實力。對于醫療器械行業來說,持續的研發投入才是公司產品、技術保持創新和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表示,“血氧儀需求暴增,短期內可能會引發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異常波動,但長期來看,公司的發展及業績還是需要通過正常經營生產驅動,投資者也應理性判斷,不建議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