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云南省為保護古茶樹資源立法 3月1日起施行
中新網昆明2月27日電 (羅婕)27日,《云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下稱《條例》)新聞發布會在昆明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條例》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用法治方式為古茶樹資源保護“保駕護航”。
云南是世界茶樹起源地和種質資源多樣性中心,科學保護利用好古茶樹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據初步調查統計,云南集中連片分布的古茶樹面積約67萬畝、2000萬株,其野生茶樹群落、野生茶樹以及古茶園、古茶樹,不僅是茶樹原產地、茶樹馴化和規模化種植發源地的“活化石”,也是未來茶葉發展的重要種質資源庫。
云南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謝暉表示,通過制定實施《條例》,推動古茶樹保護高質量發展,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守護珍貴古茶樹資源的重要舉措,是規范古茶樹資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做強高原特色農業,推進茶葉強省建設的現實需要。
《條例》明確將云南省行政區域內樹齡100年以上的野生茶樹和栽培型茶樹納入保護范圍。明確加強古茶樹研究利用,鼓勵和支持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企業依法建立古茶樹種質資源庫、資源圃、繁育基地、基因庫,開展古茶樹種質資源研究利用。并加強古茶樹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鼓勵依法開展茶文化展示、宣傳、推介和對外交流,建立古茶樹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古茶樹信息公開。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丁鯤表示,作為古茶樹保護管理的主責部門,《條例》正式實施后,省林草局將重點開展四項工作,即全面開展執法培訓,分期分批組織古茶樹分布州市林草部門開展專題學習培訓。加快制定《條例》配套規范性文件,優先制定古茶樹調查登記的標準和程序。啟動大數據管理平臺建設,建立古茶樹管理系統。編制古茶樹保護利用專項規劃,有效保護和科學利用古茶樹及其歷史文化遺跡資源,推進云南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云南還將積極研究推進茶葉產業立法工作,為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