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藥企半年報分化:新冠口服藥收入過億,新冠疫苗賣不動
【資料圖】
林志吟
新冠常態化存在后,新冠口服藥與新冠疫苗的銷售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表現。
從新冠藥企近期公布的半年報來看,有兩款新冠口服藥收入超過1億元,這兩款藥物均是今年上半年開始銷售的藥物。
相比之下,新冠疫苗銷售較為暗淡,部分企業的業績也因此受到拖累。
收入過億的新冠口服藥
8月30日晚間,君實生物(688180.SH、01877.HK)發布半年報,其小分子新冠口服藥民得維(VV116)實現收入1.1億元。
君實生物表示,受疫情發展趨勢影響,民得維的銷量在第二季度顯著增長。截至6月末,民得維已進入超過2200家醫院,包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覆蓋國內所有省份。接下來,公司將繼續拓寬藥物在醫院的覆蓋面,在現有醫院銷售隊伍覆蓋和招商模式結合下,進一步提升推動藥物的可及性。
根據四家國產新冠口服藥企的半年報,除了君實生物的民得維收入過億元外,今年上半年,先聲藥業(02096.HK)的先諾欣也實現銷售收入約2.5億元。
先聲藥業表示,先諾欣已覆蓋全國32個省份,306個市及超2500家醫院,建成每月可達數百萬人份的藥品供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君實生物的民得維與先聲藥業的先諾欣獲批國內上市的時間,均是今年1月28日。
真實生物的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于去年7月獲批國內上市,也是國產新冠口服藥中最早獲批上市的。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負責該藥的商業化運營。2022年,該藥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元。復星醫藥在8月29日披露的半年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阿茲夫定片對公司的收入有一定銷售貢獻,但沒有透露阿茲夫定片具體的銷售額。
四款國產新冠口服藥中,眾生藥業的樂睿靈是最晚獲批在國內上市的,獲批的時間是今年3月28日。
雖然眾生藥業(002317.SZ)在近期披露的半年報中也沒有直接披露新冠口服藥樂睿靈的業績,但從控股子公司廣東眾生睿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眾生睿創”)的收入情況或可以窺探一二。樂睿靈主要是由眾生睿創所研發的藥物,也是該公司唯一一款已獲批上市的藥物。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眾生睿創實現營業收入7647.41萬元,凈利潤是1682.07萬元。
新冠口服藥未來的銷售前景如何?
在8月22日先聲藥業中期業績交流會上,公司管理層透露,未來先諾欣能夠銷售多少,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從新冠病毒變化來看,正變為常態化存在,從這方面看,這個產品還是會有比較大的市場需求。
先聲藥業也在試圖打開新冠口服藥的零售市場。在上述業績交流會上,公司管理層表示,8月11日,先諾欣已遞交完全上市申請(之前是附條件批準上市),有望打開零售渠道,大大提高藥物可及性。先諾欣也是國內市場中第一個遞交完全上市申請的新冠口服藥。除此之外,該藥亦在拓展兒童人群的適應證,其中將在今年遞交面向12歲以上的兒童適應證補充申請,將在明年遞交2歲至11歲的兒童適應證的補充申請。
賣不動的新冠疫苗
相比新冠口服藥,新冠疫苗上半年的銷售較為暗淡。
復星醫藥旗下亦在銷售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隨著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復必泰、新冠抗原及核酸檢測試劑等抗疫產品收入同比顯著下降。這一定程度也拖累復星醫藥的整體營收,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3.95億元,較上年同期僅增長0.22%,如不含抗疫產品,公司營業收入可同比增長約15%。
康希諾(688185.SH、06185.HK)8月30日晚間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90.78億元,同比下降95.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41億元。
康希諾業績虧損的背后,主要跟新冠疫苗收入下降有關。
康希諾表示,新冠疫苗產品市場需求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新冠疫苗產品銷售收入約3556.89萬元,較比去年同期下降約94.26%。同時,公司基于上半年新冠疫苗產品實際接種情況及對未來接種情況的預期,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新冠疫苗產品退回金額進行合理估計,在半年報內沖減新冠疫苗產品收入約2.37億元。
萬泰生物(603392.SH)的半年報中顯示,受二價宮頸癌疫苗及新冠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出現較大下降等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以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雙雙出現下降,分別同比下降29.78%以及36.78%。
三葉草生物(02197.HK)在半年報中亦表示,由于2023年至今中國及全球國家采購部門對新冠疫苗的總體需求不斷變化且較低,公司預計2023年新冠疫苗銷售不會帶來有意義的財務貢獻。
總體看,新冠疫苗銷售不佳受多重原因影響。
自2022年末以來,隨著相關管控措施的調整,國內外新冠疫苗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2023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流行疾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疫苗需求量呈現大幅下降趨勢,新冠疫苗接種量持續降低。另外,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對新冠疫苗產品的銷售造成影響。此外,國內外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產品數量眾多,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白熱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