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二十國集團貿易投資部長會議在印度齋浦爾舉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與會各方一致認為,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世貿組織改革進程,支持將于明年舉行的世貿組織第13次部長級會議取得成功。
據悉,會后發表了成果文件等,為9月份將要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做了經貿方面準備。
路透社報道截圖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在發言中指出,踐行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二十國集團成員應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世貿組織必要改革;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和貿易救濟措施、動用國家力量打擊外國企業等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行為;呼吁各方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支持安全、穩定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強貿易單證數字化合作和交流,推動電子單證標準互認,提升區域自貿協定開放性和包容性。
針對這次會議的內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采訪了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
何偉文分析認為,在全球生產和貿易逐步回歸正常的前提下,此次會議在多邊貿易體制上達成共識,說明當前多邊貿易體制的主體地位不可替代。
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正遭遇強大挑戰。它的挑戰來自于單邊主義、地緣政治的分割以及隨之而來的地緣經濟的碎片化。
部分國家去風險,搞小圈子,這是全球多邊貿易體制70多年來受到的最嚴重的挑戰。
在這個關頭上,二十國集團的貿易投資部長達成了一種基礎共識,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而且提出要積極推動世貿組織改革進程,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印度《經濟時報》報道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與會各方同時強調,要加強供應鏈韌性,幫助中小微企業融入國際貿易,改善貿易物流,共同促進國際貿易,推動世界經濟繁榮復蘇。
何偉文分析指出,這些內容與全球貿易的具體領域息息相關,對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世界經濟進入到低增長時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3年和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都為3%左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貿易增長不力帶來的拖累。
貿易上的拖累又源于地緣經濟的碎片化。一部分國家的供應鏈以價值觀為基礎,搞區域化、短鏈化,跟另外一部分國家分割開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世界供應鏈分割使全球GDP增長萎縮2%-4%左右。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發展中國家。
現在,二十國集團貿易投資部長會議提出要強調供應鏈的韌性,特別是強調了中小微企業的介入,可以極大地推廣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全球性,這是非常有利的。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總臺記者丨張晗 楊卓英
編輯丨王全文 林維
簽審丨張玲 張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