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浙江全省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現場
記者從6日召開的浙江全省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預計2017年浙江全省海洋生產總值7540億元,比上年增長11.8%。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黃志平在會上表示,2017年浙江加快海洋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海洋經濟換擋提速。強化生態保護為其重要工作之一。劃定海洋生態紅線1.4萬平方公里,推行國家“灣(灘)長制”試點,設立沿海市、縣、鄉(鎮)三級分級灣(灘)長659個,村級護灘員1309個。
浙江漁場修復振興工作成績也頗為“亮眼”:全面實施“三戰”,2017年共取締“三無”漁船729艘,清繳違禁漁具26.7萬頂,查處違法案件2198起,移送刑事案件254起、1171人,各項指標均高居全國首位。
在推進漁業轉型升級上,浙江以培育創建“漁業轉型發展先行區”為載體,加快推動漁業“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2017年該省漁業經濟總產出2071億元,同比增長1.5%,水產品總產量643萬噸,增長1.9%。
黃志平介紹,近五年來,浙江海洋與漁業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取得重大成效,“海洋與漁業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優化,近岸海洋環境穩中趨好,養殖污染狀況明顯改善,浙江漁場資源出現恢復跡象。”
談及2018年重點工作,黃志平表示,要做好中央環保督察、海洋督察問題整改,多措并舉完善“科學管海”機制,精準發力推進漁區鄉村振興,落細落實抓好安全管控,加快推進沿岸漁業資源產權制度、灣(灘)長制等多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