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行情領漲個股大盤資金流向7*24小時快訊進入創業板指吧
領漲行業
1、軟件服務
漲幅:4.21%
上漲:137家
下跌:4家
領漲股:聯絡互動
漲幅:10.06%
2、電子信息
漲幅:3.77%
上漲:89家
下跌:7家
領漲股:御銀股份
漲幅:10.11%
被壓抑了兩年多的創業板再次雄起!周五,創業板指大漲3.53%,以一根大陽線突破被稱為牛熊分界線的250日均線。
此次長陽突破,是否意味著創業板真的王者歸來了?
從2016年初熔斷以來,創業板指一直被年線壓制,雖然去年10月以來曾多次嘗試挑戰,但均無功而返。
關于市場風格切換的聲音增多
,職業投資人洪榕就明確表示,中期看主流科技類股票走勢不可能弱于名特優,期間主板和創業板雖然還會有蹺蹺板效應,但整體看還是同一方向,只是強弱和過去不同。
創業板強勢崛起
創業板指數則累計上漲12.73%。
此前一直強勢的白馬股在春節后呈調整態勢,創業板則頻頻走強。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春節后上證指數漲幅為3.38%,權重股扎堆的上證50指數僅上漲1.27%,
春節以后漲幅超過10%的就有499只,
具體到個股來看,創業板股中,其中,漲幅超過30%的就有49只,僅15只股逆市下跌,這與之前的白馬股結構性行情中,多數個股下跌對比鮮明。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美國股市引發的拋售使投資者轉向小盤股。
中航信托首席策略師吳照銀稱,過去一兩年股市大漲后,藍籌股估值已不低,一定程度上講,
近來中國政府決定推遲可能打開新股發行閘門的注冊制改革,這也有助于推升創業板股價,因為新股發行的減少意味著投資者可選擇的股票減少。此外中國政府希望促進高科技企業成長也是一個利好。
而突破的背后,是估值的相對合理以及業績的持續向好和支撐。
巨豐投顧認為,創業板單日放量暴漲,成功突破年線,
回頭看看,創業板的止跌,是以創業板藍籌股的先行啟動而拉開的,到如今站上年線以及全線爆發,應該說節奏和步伐還是比價有規律的。
接下來,重點是需要關注創業板突破年線以及前期下行趨勢線后的回調力度,一旦確認有效站上,那么將確立創業板的突破成功,或許對于創業板全面看多的時候也就真正來到。
A股風格切換存分歧
創業板相對主板的業績增速或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占優,
滬上某銀行系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表示:此前我們預判今年下半年市場或迎來風格切換,但目前看來時間窗口可能會提前。2018年的市場會轉為“業績+估值”雙驅動,當前已有資金開始“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中期風格切換的條件尚未明朗。
朱雀投資則認為,近期A股市場對風格切換的嘗試,更多源自于春節前市場急跌所引發的短期沖擊,尤其是創業板的一些指標股更是頻頻爆雷,因此對于成長股的整體行情啟動,需要繼續觀察。
今年創業板最佳布局時間就是三四月份,
光大證券重慶旗艦店(大坪營業部)財富總監傅博則表示,其主要有以下四大理由:
首先,隨著2017年年報與2018年一季報業績預告披露,創業板或將迎來“利空兌現后的利好”或“利空證偽后的利好”階段。
其次,今年一季報或中報,創業板內生性業績增速將觸底回升,相對主板業績增速也將重新占優,從而迎來業績驅動。
然后,創業板解禁高峰結束,減持壓力基本消除。
最后,新經濟板塊可能獲得更多的政策催化。
相對于去年漲幅較好的藍籌股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中歐基金表示,從估值角度:目前創業板動態PE約40倍,經歷3年調整處于歷史低位,
創業板盈利增速可能有望超過A股及其他主要指數表現。
從盈利角度:雖然部分中小創公司2017年業績低于預期,但是隨著經濟復蘇、新舊經濟動能切換、板塊內生增長提速,我們判斷2018年
風險偏好回升提升創業板估值。
從監管角度:過去大量優秀企業選擇境外上市,A股市場痛失“BATJ”這類優質的獨角獸公司。上周關于“證監會對四行業獨角獸開辟IPO快速通道”的報道,無疑有助于加強市場信心,
在具體投資中,中歐基金認為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優質成長股,尤其是業績確定性高、行業地位領先、研發投入高的優質標的。
現在是否迎來加倉中小創的時機?
那么,現在是否迎來加倉中小創的時機?
最好采取逐步加倉的方式來完成倉位的調整。
源達投顧認為,原因主要在于,創業板指此前曾四次向上擊穿年線壓制,但都無功而返。市場的風格切換往往是在反復猶豫中最終形成。
因此,我們建議在剛剛突破壓力之時,先小幅調倉中小創,倉位以行業龍頭為主,后續等待5日、10日、20日均線依次上穿年線時逐步再調倉。短期的市場風格仍將在分歧中實現價值龍頭與成長龍頭的不斷切換。在此階段,應該首先控制好倉位,等待確定性的方向出現。
下周創指恐將出現小幅回踩確認,
寧波海順認為,短期來看,這將是一個較好的播種機會,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