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長沈曉明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時透露,海南將于2030年前全島使用新能源汽車,近期將出臺詳細規劃。他給出“計劃表”:將先從政府機關用車開始,再覆蓋到公交車、出租車等公用車輛,最后到私人汽車。
“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省份島嶼,建成辦特區30年以來,我們海南已由一個邊陲落后的海島,發展成為一個比較現代化的經濟特區。30年以前,海南是一個農耕島嶼,現在的海南正全面面向現代化。30年以前的海南基礎設施落后,連紅綠燈都沒有,但是今天的海南,海陸空交通體系連通世界。現在的海南和全球160多個的國家各地區建立了經貿。”沈曉明表示,30年來海南的發展是中國奇跡的一個縮影,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數十倍甚至百倍增長。當今世界正快速變化,世界經濟正發生深層次變化,海南和其他島嶼經濟體一樣,也面臨內部市場狹小、人才缺乏,面臨逆全球化浪潮、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增加,以及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挑戰,所有島嶼都不能獨善其身,安全和發展利益是緊密聯系的。要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實現包容性發展。
他為此提出5點建議。第一,要繼續推進互聯互通,島嶼作為獨立的地理單元,與外界的互聯互通至關重要;第二,要繼續推進產業合作,海南具有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明顯優勢和潛力,海南在航天、深海戰略中的優勢日益彰顯;第三,要繼續推進人文交流。島嶼國家和地區要鼓勵多層次、寬領域、機制化的人文交流;第四,要繼續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第五,要繼續為島嶼經濟包容性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沈曉明說,海南之所以推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方案,是因為海南意識到在綠色的發展當中自己的責任。希望能為全球的島嶼經濟體在推行綠色能源方面,能夠做出示范,能夠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