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6家新經濟企業掛牌以來合計融資1696.2億元
5月3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布了新三板掛牌企業2017年總體業績情況,2017年掛牌公司整體保持高質量快速發展態勢,新經濟企業在新三板內部已形成發展梯次。截至目前,新三板已有新經濟企業近5000家,有28家掛牌公司符合全球公認的新經濟獨角獸劃分標準,集中在互聯網應用、文化娛樂、新科技、新環保和生物制藥產業。
作為國內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的代表群體,新三板掛牌公司2017年業績整體呈現高質量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加速發展,新三板市場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根基愈加深厚。
截至4月27日,共計11371家公司須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除已提交終止掛牌申請的147家公司外,共有10764家掛牌公司完成2017年年報披露工作,按期披露率96%。
新三板整體業績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已披露年報掛牌公司2017年共實現營收1.98萬億元,凈利潤1154.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21%和14.69%,盈利面76.44%。其中非金融企業共實現營收1.89萬億元,凈利潤1012.9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12%和17.79%,增速較去年進一步提高3.64個和7.20個百分點,盈利面79.63%。盈利能力維持較高水平,凈資產收益率8.69%。經過市場的發展培育,掛牌公司五年以來總資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累計增長102.02%、75.97%、91.61%,已有906家公司掛牌后實現規模升級,其中48家微型企業成長為小型企業,844家小型企業成長為大、中型企業。
目前,新三板市場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梯次已初步形成,新三板市場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根基愈加深厚。特別是新經濟企業在新三板內部已形成發展梯次。一是新經濟企業近5000家。披露2017年年報的10764家公司中,新經濟企業共4782家,占比44.43%,涉及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科技服務等新產業以及新文化、新零售等新業態。其中有2138家新經濟企業生產投入的智力驅動、資本驅動、技術驅動因素表現突出,并體現了高成長性、高附加值、高回報率的產出效應,具有顯著的新經濟特征。
二是半數以上新經濟企業已發展成為成長潛力較高的瞪羚企業。新經濟企業中有2654家公司增速符合瞪羚企業劃分標準,占比55.50%。這批企業的規模小于獨角獸企業,但呈現出跳躍式的高成長潛力,平均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39.68%和104.28%。如工業安全領域高科技企業幫安迪,2017年凈利潤2002.56萬元,同比增長171.35倍。
三是多個新經濟產業已涌現出獨角獸企業。有28家掛牌公司符合全球公認的新經濟獨角獸劃分標準,集中在互聯網應用、文化娛樂、新科技、新環保和生物制藥產業。多家企業為細分行業龍頭,2017年業績表現搶眼。如生物醫藥企業成大生物,是全球人用狂犬疫苗龍頭,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2017年凈利潤5.58億元,連續兩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20%。大型文化科技集團華強方特,蟬聯七屆“中國文化企業30強”,2017年凈利潤7.48億元。
另外,新經濟企業在新三板市場獲得培育與發展,共有2546家新經濟企業掛牌以來完成4310次發行,合計融資1696.20億元,為公司的經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另外共有405家新經濟企業完成471次并購重組,合計交易金額559.9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