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指出,近年來“一帶一路”經濟體之間的貿易一體化程度大幅提升,區域內出口占比從1995年的30.6%上升到2015年的43.3%,出口總量的增長主要是由中間產品驅動。具體結論如下: 一、“一帶一路”經濟體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不斷增加。根據聯合國商貿數據,“一帶一路”經濟體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額從1995年的21%上升到2015年的37%。從出口產品的分類來看, 2015年“一帶一路”經濟體的中間產品出口占全球中間產品出口的比重達到42%,而最終產品出口占比為24%,這也反映了“一帶一路”經濟體參與全球價值鏈的程度大幅提升。從出口地區分布來看,“一帶一路”經濟體出口總量尤其是中間產品出口的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東亞和太平洋(601099,股吧)地區、歐洲和中亞地區。
二、“一帶一路”經濟體之間的一體化程度較高且不斷深化。“一帶一路”經濟體之間的出口附加值占“一帶一路”經濟體總出口附加值的比重從1995年的26%上升到2010年的35%。從出口附加值的來源地來看,1995年,羅馬尼亞、俄羅斯和中國是“一帶一路”經濟體最重要的區域內對外附加值來源地,但其總和不超過日本的份額。2010年,中國上升到“一帶一路”經濟體的第三大對外附加值來源國,僅次于日本與俄羅斯。從出口附加值的目的地(將具有國內附加值的產品輸往其他地方進行加工)來看,2010年,中國是“一帶一路”經濟體最受歡迎的出口附加值目的地,其次是馬來西亞和羅馬尼亞。
三、“一帶一路”經濟體參與全球價值鏈的程度不斷深化。論文從外國附加值占本國出口的比重(后向聯系)和國內附加值占本國出口的比重(前向聯系)來分析“一帶一路”經濟體參與全球價值鏈的程度。從后向聯系來看,“一帶一路”經濟體的出口總值中,外國附加值占比從2005年的29%下降到2010年的24%。從前向聯系來看,“一帶一路”經濟體的國內出口附加值占出口總值的比重從1995年的12.3%上升到2010年的15.9%。
四、中國與“一帶一路”經濟體的貿易聯系十分緊密。2010年,中國向其他“一帶一路”經濟體出口額占中國出口總額的22%;從其他“一帶一路”經濟體進口額占中國進口總額的30%。總體來看,中國中間產品進口總額高于出口總額,但是2010年中國出口其他“一帶一路”經濟體的產品中中間產品占比達到59%。同時,中國對“一帶一路”經濟體的出口總值中,國內出口附加值從1995年的17%上升到2010年的20%,要高于對其他經濟體的出口占比,表明中國與“一帶一路”經濟體的貿易聯系較世界其他經濟體更為緊密。
五、“一帶一路”經濟體的進一步一體化將會產生更大收益。從貿易附加值角度來看,中國與“一帶一路”經濟體的貿易成本每下降1%,雙邊貿易將增長1.3%,國內得到的經濟附加值增長1.7%。這表明“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能夠提升生產能力,而且能夠開拓國內市場。
往期回顧
(4)貿易結構變化對國際貿易總量的影響
(5)中國企業外債發行和企業間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