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稱“文創50條”),文創產業已逐漸成為上海重要的支柱性產業。記者了解到,城商行積極支持上海的文創產業發展,上海銀行、南京銀行(601009,股吧)、北京銀行(601169,股吧)等城商行表現尤為突出。
據了解,早在2012年,上海銀行就與市文廣局簽署總額為20億元的支持本市文化影視合作協議。在2011年、2014年,上海銀行還與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連續簽署了兩輪戰略合作協議,首創文化項目評審與銀行融資對接的合作模式,為上海市影視企業提供專業化的融資方案,扶持本市影視和演藝界的優秀創作劇目,助力上海影視產業發展。南京銀行總行小企業條線近年來鼓勵各分行以科技金融為先導,積極推進文化金融領域的先行先試,以科技支行/科技團隊為載體,依托行業協會,以文化創意、廣告業、旅游業為突破口,積極介入新媒體行業的發展。該行上海分行在文創行業的信貸支持涉及的領域范圍較廣,包括展覽展會設計、旅行社、陶瓷工藝品、珠寶設計等,特別是在影視制作行業形成了初步特色,已支持項目包括由上海河馬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的原創動畫電影《81號農場之保衛麥咭》與《特“功”明星李多多》;由上海慈文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制作的《槍花》、《爸爸父親爹》以及熱門電視劇《老九門》與《特工皇妃之楚喬傳》等。
作為最早樹立起文化金融旗幟的商業銀行之一,北京銀行在金融支持文創產業發展上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實踐,在文化金融領域走出了一條“文化+金融”特色發展之路。2017年,北京銀行創新設立文創金融事業總部,并掛牌成立文創專營支行,積極為文創企業和平臺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17年末,北京銀行文化金融貸款余額568億元,年增速31%。
秉承總行著力文化金融的戰略定位,北京銀行上海分行優化審批流程、建立文化特色支行和文化專營團隊,統籌協調,資源傾斜,加大文化產業信貸投放力度,持續提高文化創意貸款占比,助力文化創意企業特別是中小文化創意企業提速發展。針對文化企業有效擔保不足現象,該行以著作權(含版權、軟件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無形資產質押形成組合擔保,化“無形資產”為“軟實力”。10年來,該行累計服務上海地區400余戶中小文化企業、發放信貸逾200億元,所支持項目涉及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動漫網絡、文藝演出、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等多個文化創意行業。
近日,北京銀行上海分行還與上海市廣播影視制作行業協會舉行“文創金融、悅動申江”戰略合作協議暨“準入系統對接合作”簽訂儀式。據悉,“影視金融準入系統”由合作雙方共同制定標準,上海分行發揮其在文創產品方面的創新優勢,圍繞文化產業核心IP,將文創企業“IP內容流”與金融服務“資金流”有機結合,積極為協會會員單位量身制定IP產業鏈文化金融服務方案。
控制業務風險很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開幕式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提倡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南京銀行上海分行小企業金融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時,文創產業已逐漸成為上海重要的支柱性產業。2017年底,上海出臺"文創50條",著力推動文化創意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引導資源要素向文化創意產業集聚。”
該負責人進一步指出,從行業特征看,文化創意型中小企業通常具備高人才、輕資產、高附加值、高盈利的特征,與科技型企業相近,從行業環境與經營前景的層面判斷,業務風險相對可控。“因此,根據上海分行的政策指引,擁有核心數字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文化創意、廣電傳媒、動漫游戲等重點文化企業,均為我行擇優支持的目標對象。”
那么,城商行該如何打造文創金融特色模式呢?上述負責人表示,應以項目型授信模式為主,形成跟單操作與資金閉環。“銀行信貸資金用于特定的項目執行,并以該項目的預期收入作為第一還款來源,既可滿足企業日常實際需要,又可全流程控制業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