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文化 >

          精湛的手藝讓他們在短視頻破圈 以傳播促傳承

          你還記得夏季納涼的竹床嗎?還記得兒時街邊的鐵匠鋪嗎?還記得爺爺鋸木的嚓嚓響聲嗎?不知何時起,竹編、刺繡、木刻、剪紙等手藝漸漸走出了日常生活和大眾視野。跟著時間不停往前走的我們,也將它們丟進了回憶的角落。

          這些年,互聯網大潮下,短視頻臺把那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漸行漸遠的傳統手工藝再次拉回到了大眾的視線中。當傳統文化遇上新媒體技術,古老而低調的老手藝被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當“光與熱”遇到短視頻

          9月23日,李年根正帶著竹編制品在深圳文博會展示。日里的大多數時候,他與竹為伴。竹編,是他堅守了50多年的活計。“對很多事我都不會多想,只想鉆研竹編。”他對記者說。

          李年根是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洞村鄉竹編的第五代傳人,年幼時便跟著做篾匠的伯父學手藝。

          在他的記憶里,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篾匠,編織的多是竹筐、簸箕、曬墊等農業生產需要的工具。漸漸地,竹制品被工業流水線上的塑料制品替代,篾匠也越來越少了。

          割舍不掉竹編的李年根沒有轉行。2019年,有人建議他在網上展示竹編手藝。發布了幾次視頻后,他的賬號吸引了很多“粉絲”。

          “世界變得很快,短視頻讓素不相識的人也能看見竹編之美。”年過花甲還能漲粉400多萬,這是李年根從未想過的。

          真正的熱愛讓“李年根”們發出了光與熱。不少手藝人通過短視頻,從“小世界”走上了“大舞臺”。

          同樣是被朋友建議拍短視頻的,還有酷愛畫畫的木工安旭。與做了一輩子篾匠的李年根相比,他算是“半路出家”。

          25歲的安旭老家在貴州省鳳岡縣永安鎮龍山村,前些年,曾輾轉上海、浙江等地打工。做汽車美容、進工廠干活、開洗車店……直到2019年他開始學家庭裝修中的木工活。

          “木工活和繪畫有相通之處,每次干活時,我都非常享受制作的過程。”開始制作短視頻后,沒多久,一則仿照熱門影視劇中“焚寂劍”樣子制作木劍的視頻,讓160萬點贊、40萬留言如同潮水一般,涌入了他的賬號。

          2020年,安旭因手工打造“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視頻走紅。目前,他有900萬“粉絲”。

          精湛的手藝讓他們“破圈”

          給妻子王雙玉贈送的教師節禮物,在安旭9月發布的視頻中,數據最高。一塊晦暗發舊的木料,在巧手下變成了嶄新的書架,細心的安旭,還繪上了麻雀枇杷圖。

          當看到安旭把書架和從屋外采來的鮮花遞到妻子手中,手機前的網友與王雙玉均解顏而笑——原來,透過屏幕,幸福也會傳遞。

          “要做有創意的產品,帶給大家新意”,安旭說,構思視頻時,他會偏重產品創意、展示過程和表達親情。在他的賬號里,數據最高的是為母親制作木質手鐲的視頻,“老人大半輩子沒買過首飾,我就想讓她高興高興。”

          “這是無價的奢侈品”“小伙淳樸又上進”“又讓我想家了”,不少網友看完視頻后動容地說。

          短視頻的表現形式多樣、視覺沖擊力突出,在短短十幾秒內,就能把老手藝最美、最真實、最吸引人的一面展現出來。在新技術、新載體的助力下,越來越多的人領略到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蕭放認為,傳統老手藝需要安靜的場景與心境,以慢工、細活的方式進行創作,不但制成的作品工藝精良,在制作工藝品的過程中還可獲得難得的精神放松與價值實現,因此眾多“90后”“00后”自然會為老手藝所吸引。

          在李年根看來,嫻熟的手藝是吸引點擊的關鍵。“只要我想做,就沒有做不出來的物件”,夏季納涼的竹床、開學季的拉桿箱、中秋時的月餅提籃,李年根總是應景地編織出新作品。

          李年根精湛的手藝讓他成了“網紅篾匠”。不少熱愛傳統手藝的網友被他感染,徒弟馬彪就是其中之一。

          老家在四川南充的馬彪,在上海從事了10多年的數控編程等工作。刷到李年根的視頻后,他思慮良久,決定學竹編。

          從老家到新余有1000多公里,馬彪曾因此有過猶豫。不過,對技藝渴望的他還是毅然奔赴洞村鄉,拜師李年根。

          “師傅的作品打動了我,他對竹編有著極致追求。”馬彪對記者說。

          以傳播促傳承

          脫離了日常生活的手藝不易傳承,一些傳統手藝仍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狀況。

          成為“網紅”以后,李年根和安旭都覺得生活有了更多盼頭。開設短視頻賬號以來,他們賺到了以往從未想過的收入。對手藝人來說,這是能繼續堅守和傳播的難得基石。

          “干活兒就是要做到最好。我想學會更多技術,把木工的活做得更精致。”癡迷木工活的安旭說。繪畫全憑愛好、木工活常通過網絡自學的他認為,自己在技藝上還有待提升。

          同時,他還在考慮,如何讓更多技藝精湛的老木匠走進大眾視野,讓木工技藝與傳統文化更好地結合展現。

          “你會支持手藝人嗎?”在很多短視頻的結尾,手藝人都用上了類似的網絡話術。這是他們的期盼,不僅為了保持流量,也為了有更多人關注、傳播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手藝。

          “學竹編很苦,很多年輕人學不了多久就走了。”李年根惋惜地說,竹編常與刀、竹為伴,稍不留意就會割到手;磨煉基本功更是欲速則不達,選竹、破篾、編織等等都需要時間沉淀經驗。

          “如果竹編失傳就太可惜了,希望能招來好徒弟。”李年根對記者說,當下他最緊要的事是傳播竹編文化、傳授手工技藝。

          “我們不缺文化欣賞者、消費者與傳承者,缺的是將他們聯系起來的橋梁。”蕭放說,手藝傳播與傳承二者有著密切的關系,以傳播促傳承尤為重要。

          “手藝是一輩子的事,我想在竹編的道路上堅定走下去。”放棄了城市生活的馬彪逐漸適應了現在的生活。與師傅一樣,他開始重復破篾、編織等工作,在山野間繼續探尋天地之廣。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白象默默作出貢獻被扒出 網友:我們一...
          白象食品出圈了 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國貨...
          給力!南京城墻博物館成為中國首個ICOFO...
          橫店發放千萬消費券促影視業復蘇 20余...
          風動花開 “二十四番花信風”有何講究?
          不能只靠情懷“裸泳”!實體書店“八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暖暖日本在线视频| ntr出差上司灌醉女职员电影| 美女被免费喷白浆视频|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高中生被老师第一次处破女| 撞击着云韵的肉臀|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思思99re热|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同城免费妇女寂寞|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晚上睡不着正能量网址入口| 健身私教干了我好几次| 亚洲天堂2016| 无套进入30p| 亚洲综合色在线|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无遮挡|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香蕉97超级碰碰碰碰碰久| 国产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一级毛片在线完整观看|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别揉我胸啊嗯动漫网站|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女人双腿搬开让男人桶|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 嗯嗯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99re5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男女裸体影院高潮|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japanesehd奶水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