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深圳港“海上供港快線”運力持續增長,3月10日,深圳海上供港快線單日運力已達到1877標箱,單日運輸重量達到1.15萬噸。自“海上供港快線”開航以來,深圳通過水路運輸的供港物資累計已達1.69萬標箱(10.74萬噸)。
隨著供港物資“陸轉水”的進一步深入和推廣,海上快線運輸供港貨物需求持續增長。市交通運輸局積極協調碼頭和船運公司,提前籌劃和調集運力資源,協調海關等口岸單位優化通關查驗流程和系統,確保運力隨時滿足運量增長需要。同時對香港方面碼頭靠泊、裝卸、疏港、分撥等瓶頸問題及時收集并協調推動解決,全力保障香港生鮮食品、防疫、生活、生產物品供應。
在各方協同努力下,碼頭運力不斷釋放。其中,大鏟灣碼頭于3月4日增設1班定時定點駁船,運力由2月21日的120標箱提升至360標箱;招商局港口(華南)營運中心由最初的媽灣至香港屯門內河碼頭快線,發展至下屬媽灣、蛇口、赤灣三個碼頭均開通至香港屯門RIT、屯門五洲水位、華洋倉儲、香港招商貨柜、青衣浩達碼頭、RIT內河碼頭這6個碼頭的航線,2小時海上供港快線運營,每天“定2備5班”,并根據市場的需求可隨時協調運力資源增派加班船滿足市場需要;鹽田國際碼頭至香港天天班供港海上快線于3月1日正式啟航,3月10日已增至每天4-8班駁船提供往返服務,大部分“海上供港快線”駁船配置有30-50個雪柜電源插座,滿足“生鮮快線”需求。
為全力支持香港抗擊疫情,深圳港“海上供港快線”除了保障香港同胞生活基本需求,也積極運輸抗疫物資。
近日,市建筑工務署、市交通運輸局積極組織相關企業研究制定香港方艙醫院建設所需建材運輸方案,該批物資為活動房屋,體積大且為非標準集裝箱裝載,裝運時間較長。在市交通運輸局統籌調度下,各作業環節高效配合,第一批方艙醫院所需建材由大鏟灣碼頭抵達香港碼頭,僅用2天時間完成集結、訂艙、報關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創下碼頭駁船作業效率歷史紀錄;招商港口及鹽田港口也多次運送核酸檢測試劑等重點防疫物品和民生物資駛往香港,全力協助香港抗擊疫情。(記者 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