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深滬股市低開低走,滬指失守3100點,再創年內調整新低;創業板早盤一度拉升逾1%,午后震蕩回落跌超2.5%。截至收盤,滬指跌4.95%。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15日,北向資金凈賣出160.24億元。3月以來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額645.26億元。
15日,深滬股市個股呈普跌態勢,兩市超過4400只個股下跌,跌停或跌幅超過10%個股118只;兩市上漲個股不足300只,漲停或漲幅超過10%個股37只。從行業板塊表現看,煤炭、石油、鋼鐵板塊跌幅超7%,電力、物流、燃氣、有色、地產等板塊跌超6%,保險、釀酒、汽車、農業、醫藥等板塊均走低;電子身份概念逆市活躍。
港股市場延續探底走勢,恒生指數跌5.72%,報18415.08點;恒生科技指數跌8.10%,報3472.42點,再創調整以來新低。
如何看待滬指失守3100點?后市A股將如何運行?
深圳新里程賴戌播認為,滬指失守3100點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海外資金流出新興市場,連續6天北向資金流出A股;二是疫情影響市場對經濟前景更趨謹慎,A股市場風險偏好大幅收斂;三是海外市場中概股連續下跌,加劇了A股市場的恐慌情緒;四是強勢權重股加入殺跌行列,長江電力、中國神華等跌超6%。他認為,滬指3100點失守后,短線技術支撐位約3050點,如果外圍市場能止跌回穩,A股超跌反彈隨時可能發生,投資者不必過度恐慌。
前海開源基金總經理秦亞峰認為,近期A股和港股市場回調較多,而經濟運行基本面情況良好,尤其是新興產業行業高速增長,市場短期走勢與經濟基本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預計當前市場的恐慌情緒,會在國內經濟基本面上行的現實下逐步消散。從中長期的投資角度出發,當前回調提供了較好的布局時點,看好新能源產業,一是能源轉換率技術,二是能源儲存量技術。(記者 鐘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