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不少出版機構加入數字藏品的探索之路。5月10日,首個數字藏書限量產品《瞻對》在阿里拍賣平臺開售。這是出版業又一次在新興數字領域的嘗試。事實上,出版如何與區塊鏈結合,出版能擁抱多大的數字藏品市場,早已是近年來業界熱議的話題。
今年4月23日,全國首個區塊鏈圖書融合出版發行項目“數字藏書”在阿里拍賣上線發布。據介紹,“數字藏書”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與標準綜合重點實驗室區塊鏈版權應用中心牽頭,經新華文軒旗下四川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近3個月的論證、策劃、實施,聯合全球最大線上拍賣市場之一的“阿里拍賣”,首創性地實現實體圖書與數字資產的結合,為每本具有珍藏價值的限量圖書上鏈頒發唯一、不可篡改的原作者親筆簽名的數字“身份證”——“區塊鏈資產數字憑證”,數字“身份證”號碼以同樣具有收藏價值的限量數字藏書票、數字書封等數字周邊為載體,與每本不同編號實體圖書錨定,唯一對應。
而在今年3月,北京長江新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火鏈科技打造了出版業首個NFT數字藏品。隨后,海峽出版發行集團、成都時代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出版機構也相繼試水數字藏品。實現知識出版與版權保護創新,圖書發行與價值轉化創新,實現圖書跨足區塊鏈數字版權、數字資產領域,可以說是目前業界對進入這一新興數字領域的期許。
“區塊鏈對出版業真的很重要嗎?”此前,簡書CCO黃一琨曾經撰文提出這個問題,他表示,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工具,但是恐怕難以直接取代優秀的編輯,或者立竿見影地解決書怎么賣的問題。所以可能對出版業來說,吸引力不是那么大。但是,出版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版圖擴展的變化,這是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區塊鏈可能會在其中扮演“最后一棒”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