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中小微企業由于本身企業規模小、經營風險高、經營數據不完善等問題,導致金融機構難以對其進行科學而精準的信用評價,而中小微企業資金需求又具有“短、頻、急”的特征,傳統模式下難以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
隨著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在大型銀行的應用更加完善、第三方合作模式日趨成熟,服務標準化趨勢有助于改善普惠金融實踐中的存在的分層現象,切實降低銀行、特別是中小型銀行的運營成本。2021年,得益于在業內的示范效應,百融云創與民營銀行在普惠金融領域的合作也取得諸多進展,如公司與重慶當地某區域銀行達成合作,幫助其進一步提高輕型規模化運營效率。
百融云創與銀行客戶在普惠金融領域的合作同時也帶來雙贏結果,支撐公司業績高成長。普惠金融數智化服務是百融云創智能分析與運營的主要組成部分,公司去年智能分析與運營實現收入7.37億元,為近4年最好成績,占營收之比超45%,穩居第一;公司的銀行客戶已覆蓋絕大部分國有行,以及逾900家區域銀行。
德勤在日前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發展2021年回顧與2022年展望》中指出,2021年,我國普惠金融的覆蓋面與精準度都顯著提高;展望2022年,普惠金融事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銀行等機構需要通過數智化轉型進一步完善業務管理體系。
加強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的多場景應用是提升普惠金融業務數智化水平的關鍵,這也將直接影響金融機構推動該業務降本增效的結果——能否提升息差水平、改善客戶結構、以及對宏觀政策指引及時響應。在此背景下,根據長期合作中對龐大銀行客群“痛點”的理解,百融云創已將機器學習、智能語音列為2022年科技攻關的首要方向,旨在深化與銀行在普惠金融業務上的合作,發揮服務模式優勢,鞏固主業成長性。